所以現在觀察到的星體的光或者說樣子,或許是是億年前星體發出的,也就是幾億年前星體的樣子,。
而當下那顆星體是否存在?
都是無從知曉的。
所以晚上你仰望星空的時候,那些光芒進入你眼睛的時候,已經在無盡的星空中航行了無盡歲月。
姜文跨步繼續往前,這些隕石大多數都是褐黃色的岩石,偶爾有幾塊呈現深黑色,內部應該含有少量的金屬元素。
“這些石頭雖然氣息死寂,但存在的物質是真實的,一旦帶回小世界當中是可以轉變成能量的。”
姜文望著眼前如同綵帶一樣的隕石群,暗道一聲可惜。
畢竟現在依靠靈魂氣息構築的通道,根本無法攜帶物質回去。
只有把這些物質轉化成能量,才能透過靈魂之力構築的通道。
或許也有另一個方法,把小世界碎片帶過來,直接依靠世界之力把外界的隕石吞噬掉。
世界核心能夠分解任何物質,用來轉化成小世界成長的能量。
然而兩個方法暫時都無法實現。
首先不論姜文能不能在太空中生存,他現在連脫離地球的引力都做不到。
而且要讓物質直接轉化成能量,一直是科學界的難題,姜文就更不會了。
哪怕小世界發展到如今的程度,依靠神秘側的力量依然無法轉化,只能憑藉小世界的核心解決這個問題。
能量的轉化只能等待以後慢慢研究,姜文卻有這個信心。
他從獲得小世界到現在為止,時間還不到短短的十年,如今已經登上了月球,目標也成了浩瀚的星空。
尤其是小世界的發展,世界最根基的法則已經推演出了三個,文明智慧種族也已經研究了兩種。
裡面的修煉體系更是繁雜,頗有一種百家爭鳴的場面。
姜文相信,這個時間並不會太遠!
憑藉著超高的速度,姜文繞著這條隕石帶轉了一圈,發現數量還挺多的,等以後小世界成長,這些隕石應該能夠貢獻一些力量。
“就是不知道夠不夠,”下一次水系法則的推演完成,小世界也即將圓滿。
圓滿的小世界會擴張到什麼地步,姜文也不清楚。
但想來至少比前幾次要更大,這種情況需要的物質也就更多,擴張之後需要構築的地形山脈之類,也需要大量的能量轉化。
這些隕石和地球上的泥土根本不同,其內含有大量的死寂氣息,一旦進入小世界很有可能會對生態造成重大影響。
用科學的解釋,隕石含有大量的輻射元素,對生物基因有破壞作用。
也就是說,外太空的隕石只能用來轉化能量,然後依靠小世界的自然衍生泥土水源之類的物質。
這種情況雖然會產生一些浪費,但至少解決了能源缺乏的問題。
再說大宇宙中物質無處不在,只要你有能力獲取,就屬於用之不竭的能源。
很快,其他的光梭也傳來一道道訊息。
姜文隨意檢視了一番,選擇了一顆最近的趕了過去。
“木星?”
PS:過會兒會傳一張星空圖,會直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