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5
鄧秋月一生桃李滿天下,但是要說誰是她最得意的弟子,非她親生女兒鄧喬枝莫屬。鄧喬枝小小年紀就展現出自己非凡的美術天賦,特招進了國內頂尖美院。年少成名,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22歲一幅”雪的殘念“斬獲國內最高美術獎項。在最風光的時候,她拒絕一切商業的合作,揹著行李去各地採風。
見過日初時的玉龍雪山,等過蘇州夏天的一場雨停。那個時候,時間對她來說,是五彩且浪漫的,她支配著屬於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天地之間,無拘無束。在歷經一年的旅行之後,她墜入了愛河。
追求藝術的人,看待生活充滿天馬行空的想象。旅行之後的個人畫展上,在傍晚黃昏人群漸散的時候,這場畫展遇到了最後的旅人,簡序清。
餘暉透過窗欞把光灑向那副日照金山的畫上,一時間晝夜失去秩序,不過是隨便踏進的一場畫展,卻讓簡序清失了神,天色繼續暗淡,到光告別天際,畫廊昏黃燈光亮起,簡序清回頭,看見了籠罩在此之下的鄧喬枝。
從小到大,每一步都不能出差錯的簡序清,見過聲色犬馬的名利場,見過奔波夜晚沉寂的黑空。日照金山,是自然不吝嗇的一場邀約,那一副畫,簡序清好像感受到涼意的風,透涼的雪,和天際盡頭破曉的光。鄧喬枝好似雪山化身的神女,賜予他虛偽都市裡一陣自由純淨的風。
在那之後,簡序清開始默默關注鄧喬枝的畫展,託人拿到票,有意無意的多次偶遇。簡序清彬彬有禮的溫潤模樣,很快獲得鄧喬枝的青睞。簡序清在藝術上並沒有多大的觀賞力,但他願意拋棄自己多年踐行的古板現實,笨拙的去說一段文縐縐的話。
鄧喬枝常常被他的行為逗笑,兩個人都正值愛情萌發的大好年紀,很快鄧喬枝就結婚了。
婚後鄧喬枝還是會不定期去各地採風旅遊,靈感誕生於路途,困於牢籠的雀兒永遠唱不出最動人的歌曲。但是簡序清的母親並不喜歡鄧喬枝的生活方式,明裡暗裡讓她好好呆在家裡,拿著賢妻良母的劇本。簡序清從剛開始隨意應付母親,到後來應酬回來看不到鄧喬枝的一杯水,就開始埋怨。
到後裡鄧喬枝的旅程一次一次被簡序清阻礙,她發現她不再是林間自由的風,簡序清也不再是佇立都市裡等她回家的港。
愛情和自由,兩者同樣重要,但是困於牢籠的人,再也生不出最肆意的愛。
鄧喬枝害怕了,她感覺自己的靈感在枯竭,整個人開始變得焦躁,曾經的愛情變了味,編織的牢籠說不清誰困住誰。她想要離婚。
自她提出離婚後,簡序清變了一個人,低頭認了錯,和鄧喬枝去了大理度了蜜月。大理的風太過於溫暖,迷了雙眼,模糊了耳際。鄧喬枝覺得他們似乎還有未來。
旅行結束後,沒過多久,鄧喬枝懷孕了。
簡序清得到了保底的金牌,露出了原來的面貌。他成功把那陣風困在了蘇平。
月份越來越大,鄧喬枝越來越憔悴,看著自己空白的畫布,會突然把筆摔上去,或者畫到一半,用打火機點燃。她反複嘗試,到最後只能徒勞的放下筆,看著滿屋的狼藉。
她,畫不出來了。
懷胎七月,鄧喬枝義無反顧,在鄧秋月的幫助下,和簡序清離了婚。
那一年,她24歲。
一開始,是困於秩序裡的人,貪戀林間最自由的風。後來他毀掉了他渴望而不及的人,把風困於鋼筋森林之中,也失去愛情的眷顧。
一場愛情,最好的結局是相敬如賓,可惜以一場鬧劇收尾,鄧喬枝搭進去自己引以為傲的創作,而簡序清一年以後後重新步入婚姻。愛到最後,成了鄧喬枝一個人傷筋動骨的笑話。
簡曠出生,是鄧秋月在門外親自接過。簡曠一天天長大,簡序清少的可憐的見面,聊勝於無。
鄧喬枝愛簡曠嗎?愛。
因為她把幼小的簡曠抱在懷裡,帶他調出天空的顏色,畫出草地的露珠,她抱著年幼的他走過曾經停留的地方。
江南夜晚,簡曠聽著雨打木窗,在鄧喬枝懷裡沉沉睡去。內蒙古遼闊的草原上,簡曠緊張倚在鄧喬枝的懷裡,在疾馳的馬背上努力的睜開眼。
鄧喬枝帶他去過很多地方,鼓勵他拿起畫筆,可是她發現,簡曠沒有畫畫的天賦。甚至,不喜歡畫畫。
在鄧喬枝意識到這個問題時,簡曠對數學的喜愛,更讓她如墜冰窟。每次看著酷似簡序清的側臉,興致勃勃算出題目後向她求得表揚,她發現,她欺騙不了自己了。
她一直想抹去簡序清的記憶,可是對數學的喜歡和對美術匱乏的感知,她才發現在血緣的面前,她的努力像一個笑話。
再一次畫不出想要的作品時,她心灰意冷丟掉的畫板。簡曠擔心的跑進來時,鄧喬枝恍惚間看到簡序清在他懷孕時關心的神情,後來場景開始扭曲,簡序清沖著自己大喊“你到底鬧夠沒有。”鄧喬枝好像溺水的人,想要掙脫禁錮自己的手。
“啪。”簡曠紅紅的臉喚醒了鄧喬枝的注意,她滿臉震驚望著自己的雙手。
在此之後,鄧喬枝對簡曠的要求越來越嚴格。要求他做完作業就去畫畫,雖然簡曠不喜歡,但還是努力應付著鄧喬枝。
在鄧秋月察覺到不對勁時,鄧喬枝已經重度抑鬱了。
鄧秋月不放心他們,搬過去和他們一起住。一天傍晚,鄧秋月接簡曠回家,發現一輛輛消防車聚集在鄧喬枝的房子旁,鄧秋月知道,從今天起只剩他們兩個人了。
鄧喬枝自殺前,把過去所有的畫都燒毀了,年少成名卻落個如此令人唏噓結局。
在鄧喬枝離世幾個星期後,快遞員敲開了鄧秋月的家門。
是兩幅畫,一幅畫的是鄧秋月,一幅是簡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