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阿雄說,蔡井泉在溫州跟人搞走私,就是賣蛤蟆鏡、錄音機什麼的。難道這個吳老師回去也是幹這個吧?
不過也不奇怪,這年頭,沿海一帶的老百姓搞走私,簡直猖獗。
……
第二天一早,他們一家便出門去喝滿月酒了。
在去紹興的綠皮火車上,韓春雷問起了老吳叔的近況。
毛玉珍一聽他問起,頓時來了興致,跟他說起了老吳家的八卦事。
原來老吳叔跟他兒子後來分家了。
分家的原因,無非就是他兒媳婦在春雷茶業掙得多了,覺得公爹在家啥也不幹,又礙眼又礙事,雖然不好明說,但是各種指桑罵槐的擠兌話肯定沒少說。
老吳在家裡當慣了一家之主,哪裡受得了這個氣?
二話不說帶著老伴搬了出來。
跟兒子兒媳徹底分了家。
“那現在老吳叔和老吳嬸他們老倆口都做什麼營生?光是種地,這個日子怕是不好過吧?”韓春雷問道。
“我想想……”毛玉珍思索了一下,說道:“哦哦,聽說是承包了一大塊地,自己獨個兒幹。說是搞啥啥承包責任制,我也不懂。”
韓春雷脫口而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嗎?”
毛玉珍點點頭:“對對對,就是這個名。說是政府現在出了檔案,允許我們老百姓自己承包土地,種自己的莊稼了,再也不用上交集體了。只要交足國家的,剩下全都是自己的。”
該來的,終究都沿著原有的時代軌跡來了。
毛玉珍這番話,說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如今已然走出小崗村,開始在全國各地推廣實施了。
韓春雷:“交足國家的,剩下全都是自己的。這真是一個振奮人心的訊息啊!”
“可不唄!”
毛玉珍這會兒已經翹起二郎腿,磕上了瓜子:“咱小老百姓真是抄上了好時代,好年景。換以前,這事誰敢想?”
韓春雷輕嗯了一聲,轉頭看向火車窗外,遼闊坦蕩的田野平川、挺立茂盛的大樹小草,還有遠方若隱若現的綿延群山,心神一番盪漾。
*****************
作者的話:文中既然提到了百事可樂,那就簡單說兩句。
這會兒國內的百事可樂剛剛興起,既不是現在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聽裝罐裝可樂,也不是小玻璃瓶裝的百事可樂,而是1.25L大塑膠瓶包裝。
不過可口可樂比百事可樂更早進入中國。1978年中美建交後,可口可樂就與中糧簽訂合作協議,前者負責運輸,後者負責銷售。不過從香港運輸可樂的成本太高,所以可口可樂想在上海建廠,不過後來沒有和上海達成合作。最終,可口可樂把廠子建在北京。
此時的可口可樂,大多數只有來華工作、旅遊的外國人才能買到,銷售地點也僅限友誼商店、涉外賓館。不過,後來有媒體認為引進可口可樂浪費國家大量外匯資源,並寫成文章作為內參提交至高層領導。高層領導隨後做出批示:只准賣給外國人,一瓶也不準賣給中國人。外經貿部只好通知可口可樂停止內銷。一直到1982年初,經外經貿部同意,中糧公司才將供應賓館之後的剩餘可樂,交由北京糖業菸酒公司進行內銷。
大家可以搜尋並關注我的
回覆:百事可樂
就可以看到那個年代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的廣告和各種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