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落,又朝著盛京墨行了一禮,道:“參見將軍。”
白卿音立刻起身,反問道:“吳大人怎變得這般客套。”
印象中,吳同洲剛正不阿,為人耿直,怎突然變得殷勤了?
“郡主與臣有救命之恩,臣銘感五內,鐫刻於心。”吳同洲立刻拱手回道。
不知何時,他已將她奉之為主。
“郡主既在,也省卻臣多跑一趟。”吳同洲看著白卿音,低語請示:“不知郡主是否願意挪步一敘。”
“好,隨我來書房。”白卿音回著,而後轉身向書房走去。
她知道吳大人心繫天下,找她定是關乎百姓生計的大事!
“京墨哥哥,你也來啊!”路過盛京墨身邊,小姑娘開口道。
三人相繼踏入書房,吳同洲親自將大門掩上。
白卿音看了一眼盛京墨,面有疑惑。
“發生何事,讓吳大人這般謹慎!”盛京墨開口問道。
吳同洲和唐毅生上前,小聲道:“此事說來話長。”
“洗耳恭聽。”白卿音回著,突然看了一眼身旁的盛京墨。
京墨哥哥耳後那顆紅痣,很可愛呢!
唐毅生上前,道:“下官有一個朋友,名喚陳振龍,他常年在呂宋經商,去年曾到訪京城,約見與下官。”
“自他口中得知,呂宋之地有一國寶,名曰金薯,是一種食物。”
“此物春二月育種,三四月栽種,十月量產,耐熱耐寒,遇水成活。”
“此物類同水果,極易栽種,產量極高,可做主食飽腹,生吃熟食亦可,若想儲存只需挖一深洞存放其中,再以土埋之,可存三至五月之久。”
白卿音眼睫微顫,眸底閃過一道金光:“我國地域遼闊,南北兩極分化嚴重,旱災水災不斷。若得此物,乃東沅之幸。”
語落,白卿音問道:“唐先生的朋友可曾試過帶回?”
“金薯乃是呂宋國寶,豈能輕易帶回?且呂宋有嚴禁帶出金薯的律法。”
“陳振龍與其子陳經綸向當地百姓學習栽種方法,一直嘗試著將金薯種帶回,可對方看守太嚴,根本帶不回呀!”吳同洲嘆氣,滿眼失望。
“是不是種子太多,容易被搜查?”白卿音忙問。
前世她一直在拈花小苑養病,對於此事完全不得知。而今知曉此事,又豈能無為?
“只需帶回一個藤苗即可。”唐毅生滿眼疼惜:“是他們把守太過嚴苛!”
“如今,下官與他父子失去聯絡,想是遇到兇險,下官無計可施,特來向郡主求救。”唐毅生伏地。
“唐先生何以斷定我會幫忙?”白卿音抬手輕敲桌面,默問道。
“下官知郡主宅心仁厚,憂國憂民,定會傾力相助!”唐毅生回著,鏗鏘有力,讚賞之情溢於言表。
白卿音看著跪在眼前兩人,柔聲道:“我不僅要將陳家父子帶回來,還會將金薯的藤苗一併帶回。”
平民商人尚有憂國憂民之心,她身為東沅郡主,享百姓供奉,又豈能置之不理,不聞不問?
“下官替東沅百姓謝郡主大恩!”唐毅生,吳同洲叩謝。
有了藤苗,加上陳氏父子習會的種植之術,東沅將再無饑荒!
吳同洲倏然抬眸,眼眶含淚:郡主有勇有謀,御下有方,她才是最適合做皇帝的人!
“走,隨我進宮!”白卿音起身……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