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崔郎君……”蕭令姜微微歪首,看向崔述,“一身風姿雅緻,滿腹學識才華,雖是因著自身聰慧,可也不得不承認,亦是得益於崔氏家族的培養。同樣地,崔家如今有了你這位名滿天下的十一郎君,族中也便有了繼續繁榮甚而更進一步的依仗。”
見他提及自己,崔述不由失笑,他輕笑著點頭:“公主說的有理。不過,世家想要延續千百年不衰,光有這些卻不夠。”
“自然。”蕭令姜頷首,“能做到這些的世族,古往今來雖不多可也不少。真正能延續數百年的,卻甚少。”
這其中,崔氏可謂箇中楚翹,從清河崔氏南遷至江州,崔氏一脈淵源,已然延續三百餘年。
這三百餘年,皇權變換、朝代更迭,然崔氏卻能屹立不倒,繁盛依舊。
賀氏雖亦為百年世族,卻遠遠不及崔氏久遠,更遑論其間更有起落。
她伸手端起茶水輕啜一口,而後方繼續道:“要想長久過王朝、皇權,還有兩樣東西至關重要。那便是,眼光與旁觀。”
朝代更迭之時,靠的是眼光。
哪方政權能夠最終得勝?對世家來說,他們的選擇必須萬無一失,此時,暗中派出子弟去往不同政權麾下,無疑是最佳的方式。這樣無論最終何人得勝,都能帶給家族足夠利益。
慧眼識主背後,往往是世家的多方謀算。
而涉及皇權之時,身為世族,則要學會兩個字,旁觀。
世家往往擁有最頂級的資源,帝王焉能不心生防範,甚而引人生出覬覦之心?為了皇權穩固也好,為了謀得權勢也罷,許多皇族會選擇與世族聯姻。
然而,古往今來,但凡牽扯進皇權之中,都是極其危險,一個不當心便要落得個抄家滅族的下場。
世家本就顯赫,何必要趟這潭渾水,自討苦吃?
想到此處,蕭令姜不由悠悠低嘆一聲:“說到眼光,賀氏做的不差。可論及‘旁觀’二字,這一點,賀氏做的不如崔氏。”
當初,蕭令姜生母嫁入皇族成了太子妃,雖將賀氏一舉推往頂峰。可烈火烹油,那份顯耀到底沒有維持多久,皇權變換,她臨終託孤反倒讓皇帝心中留下芥蒂,這才使得賀氏退居臨川,一待就是十五年。
而崔氏呢,崔家嫡女當初不顧家中阻攔,毅然嫁與端王為妃。崔氏家主崔懷索性直接斷了與女兒來往。及至後來端王出事,崔氏所受波及甚微。
只如今,賀氏已然因著種種原因重又入局,有她這個永安公主在,賀家再想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了。
崔述看出她眼中無奈,開口道:“賀氏與崔氏自有不同。十餘年前,賀氏便入了局,那便另有入局的謀算。我相信,有公主在,自然也能保得賀氏無恙。”
“但崔氏卻非如此,我家中阿爺叔父雖在朝為官,可離皇權之爭這局,卻素來敬而遠之。”
“於崔氏來說,鮮花著錦無益,長久昌盛才為所求。對那‘旁觀’二字,崔氏向來做得極好,若不然,也沒有崔氏這三百餘年。”
話說到此處,蕭令姜先前那一問的答案,也便明瞭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