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林珩連續多日暢談後,廖現推出了新政——
剛剛入冬,天氣變得又冷又幹。
太和殿內燒起了炭火,銀炭入火,劈里啪啦直冒火星。
殿內,朝臣們分站在兩側。
大殿正中,一頭髮花白的中年男子挺著胸膛,目光認真的望著大殿之上,那名身著龍袍,鳳眼如炬的年輕人。
“如今大晉國庫空虛,百姓生活艱難,為大晉未來著想,朕與廖大人商議,決定開闢新的法規。”
眾人不約而同朝兩人看去。
他們目光有些帶著嘲諷,有些帶著詫異,有些帶著興奮。眾生百態,也不過如此。
“廖大人,請公佈變法內容。”林珩抬手示意。
“是。”廖現先行一禮,才朗聲道,“如今大晉有多起土地合併,且還有些人隱瞞不報。大晉開國,佔地只有三百萬公頃,扶光女帝南征北戰,單單是農田,便擴充至九百萬公頃。按理來說,大晉能收上來的稅十分可觀。可即便先帝如何苛政,國庫仍充裕不起來。根據老陳調查,收上來的稅只有四百萬公頃的,連一半都達不到。”
林珩耳朵微動,他甚至能聽到有人倒吸一口涼氣。
“隱瞞不報,這些稅收便皆落在了無辜百姓身上。百姓苦,卻又無力與朝堂作對。”廖現聲音嘶啞,“臣要求,丈量土地,清查隱匿田地者,將隱匿的土地上繳於朝堂。由朝堂分配給農戶,農戶每年少量付租金,且在陽春三月可向朝堂借糧,秋收時節連本帶利再還給朝堂。”
“其次,對各個官員每月實施考核……”
“哼~廖大人這是想公報私仇?”
話未說完,便有官員出言譏諷。
那官員身著緋袍,是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
“李大人想多了,臣從不做以權謀私的事。”廖現道。
李萬,吏部尚書,也是廖現現在的所屬領導。林珩乾咳一聲,“此變法,是朕一手策劃,不參雜公私。”
“陛下,大晉從未有過這樣的考核。這樣,臣子每日都想著考核,豈不是亂套?”
“從未有,不代表不能有。”林珩覺得自己跟程慕清在一起後,嘴皮子都厲害了許多。他挺了挺腰板,“為了更好的大晉,必須挑出個優勝劣汰。”
“陛下,您說的對,我們定會好好遵從。”曹達笑著回應。
“曹大人,您平時都看些什麼書?”李萬看他,皮笑肉不笑,“我回去,也讓我家的奴才學學。”
“好啊,下官下朝後,便將書送到李府。”
朝中空氣凝滯,一時間竟有些劍拔弩張。
“廖大人,可還有什麼新政?”逢耀忽然站出來,朗聲詢問。
廖現對他微微頷首,說道,“暫時只有這兩條。”
光是這兩條,便夠幹一年半載的了。
“若實行順利,朕有意負擔百姓一部分看病錢。”林珩道,“百姓可每年交一部分保費。以後若是生病,朝堂則會出與之比更高的費用醫治。”
“這是好事。”逢耀忍不住點頭。
“但這些都是後話,這都需要大晉強盛。”廖現打斷他美好的幻想。
“大晉必定能繁盛。”逢耀到底是年輕人,年輕氣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