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會議室的投影銀幕上,羅夫諾州州長安德烈·斯米爾諾夫、奧爾德克公司掌門人謝爾蓋·科莫羅夫、UFMS總裁克里姆·傑列維揚科等一眾羅夫諾幫核心以及最近恰好在烏克蘭的西莉亞·米勒都列席了這次會議。
那邊的時間應該是深夜,不過,還是那句話,大家只能適應西蒙的時間。
倒是沒有太多廢話。
簡單招呼一番,眾人就開始這次視訊會議的議題。
核心就是如何面對這次金融風暴的影響。
基本可以判斷,這次金融風暴波及全球之後,本來就已經非常低迷的烏克蘭經濟,還是會再次跌入更深的低谷,羅夫諾州這邊,受到影響不可避免,但,背靠維斯特洛體系這顆參天大樹,影響也是有限。
恰好也是維斯特洛體系以及附屬羅夫諾幫進一步鞏固自身在這片區域實力的契機。
問題就是如何應對。
西蒙對此沒有太多猶豫,信手拈來。
搞基建啊!
美國當年是如何走出大蕭條的?
還有,中國是如何在歷次經濟拐點上重新恢復增長活力的?
答案都是一個,基建。
當然,西蒙可不是拍腦袋,大規模的基礎建設,不只是解決經濟低迷的一劑良方,同時,對於羅夫諾州本身,這也是非常迫切的一件事。
比如能源。
雖說最近幾年一直加碼,但因為大批工廠進駐導致電力短缺,羅夫諾地區現在還是處在為了確保企業能源供應而經常給居民拉閘限電的局面。因此,羅夫諾地區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就必須解決電力供應問題。
除了電力,石油、燃氣等方面,由於地區需求的持續增加,相關基礎設施同樣需要大幅改造。
另外,還有交通。
公路網路且不說,前蘇聯留下來的底子還算不錯,這次的重點將會放在鐵路和航空兩方面,同時側重於從羅夫諾到西歐的鐵路網路。別說蘇聯解體之後,哪怕是蘇聯解體之前的一些年,由於經濟低迷,烏克蘭到西歐的鐵路網路,都只能用年久失修來形容。
如果想要將羅夫諾地區打造成東歐的一個輕工業中心和代工中心,首先就必須確保這片地區生產出來的物質能夠運出去。
航空成本太高,公路運力太小,更新鐵路網路也就是必然。
隨後兩個小時的會議,大家主要討論的就是這些。
既然根基已成,再向以往那樣小心翼翼也就沒有必要,這一次,維斯特洛體系針對羅夫諾地區的投資,將會達到10億美元級別,同時,羅夫諾州政府也將在維斯特洛體系的協助下,發行政府基建債券。
這兩方面措施,除了進一步改善羅夫諾地區的硬體環境,另一方面,還是會加強維斯特洛體系對這片區域的控制。
就像電網。
烏克蘭的電網依舊主要是國營,但近兩年,羅夫諾地區,結果維斯特洛體系的不斷運作,已經開啟了缺口。接下來,對羅夫諾乃至周邊幾個州的全方位電網改造以及接管,基本就相當於維斯特洛體系將自身影響力從羅夫諾向整個西烏地區擴張。
州政府債券方面,道理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