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田東韋家不舉旗造反,地方上拿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
可瓊海不一樣。
他韋家真要觸了瓊海的規矩,一個陸家便可以讓韋家傷筋動骨,更別說陸家背後還有一幫人,這些人只要斷了和韋家的貿易,三年……韋家不說完蛋吧,也要交出田東地區大半的話語權。
這不是陸家有多大的能耐,而是韋家內部的產出太少,很多事物都需透過商道獲得。
更別說他們的領地距離瓊海只有一海之隔。
“這事,沒什麼不能說的!”
韋智高知道父親的猜測,“不知,小杰有沒有說過,弘學院內有一僮院!”
聞言,韋橫點了點頭,“僮院我聽說過,是你們這些孩子自己申請的社團,內部多數都是我們僮族孩子,另外還有不少漢族學子!”
“不錯。”
韋智高點了點頭,“瓊海不同於中原,沒有什麼士子不能論政的規矩,每月逢七的日子,學院都會停課,將時間交給各個社團,僮院就是我們僮族學子向學院申請形成小社團,一開始就是組織一些我們僮族本有的活動,隨著幾次活動下來,吸引了不少外族同學的參加。
目前登記僮院有一百七十多號人,雖然不是次次參加吧,但有什麼事情大家也會在活動的時候交流。
這段時間我忙於李現老師的課業,不過身為僮院的副組長,早先得到一通知,說是學院希望我們僮院能挑選幾位家住在紅水河,南寧附近的學子參加一課題小組!”
“課題小組?”
“課題小組,是
“我們的機會來了!”
“是啊,沒想到大王盯上了大明向著雲南的移民,此事若成我僮族亦可登船瓊海!”
“智高忙於課業沒來,可惜了!”
“此事需儘快通知家裡!”
……
油燈吹滅,七八個僮族學子從小樓內走出來,一想到課題的內容,無人不為此激動。
少年老成,後世不多見,可在平均壽命不足三十年的古代,十四五歲的少年已屬成人,心智可能沒張開,但考慮範圍差不多。
能作為代表進入瓊海弘學院讀書的,誰家沒點背景,不是嫡子也不可能被送來瓊海做質。
瓊海雖然不是這心思,可互不瞭解情況,受邀的地方氏族,家族,還是多送出了嫡子。
來到瓊海一年多的時間,他們是真的被瓊海開了大眼。
而且還是通天眼!
好日子誰都想過,從小到大的家族培養,心智不說徹底成熟,至少也是有別於同年人,加上青年心態正,心中沒什麼亂七八糟,也不曾遭遇社會的毒打,產生扭曲的心理,想當然的就是將瓊海的生活帶回家族,族地。
沒辦法,誰讓這種生活模式,是他們能接觸最好,最現實,且唯一的一種。
只是,瓊海從未吹出相關的風聲!
眼下機會來了!
“寫信慢了,而且書信難有說服力,課題結束之後,我準備回家一次,好好和族中家老商議!”
身為七人中的老大哥,僮院的組織者,覃城開口道。
覃家,僮族古姓氏之一,傳承悠久最遠可追溯到西漢時期,傳承幾經起落,不過現在依舊是盤踞在在廣西南寧附近的大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