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神蹟!”
……
甭管之前見過還是沒見過,當圍觀黨們看到在蒸汽帶動下,緩慢轉動起來的鋼鐵滾輪,無不發出驚態。
因沒有特定模版,只有方向的前提下,瓊海造蒸汽機,與十八世紀中葉瓦特造,除原理外,總體設計上存在巨大的區別。
在大而巧,重而不笨的研發思路下,瓊海造蒸汽機體積更大,但帶動的力量更為龐大,研發過程中李現曾組織過一場拔河比賽,最終結論為想對抗蒸汽機的力量,至少需要十位力王才行,同時密封性的問題也在這個過程中解決。
如今隨著機器的轉動,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頭巨獸在緩慢甦醒。
哐哐哐……
滾輪碾壓軌道,力道持續不斷的對外輸出,透過傳動運轉起來的水車,自南渡河中掀起一陣陣晶瑩的水花,大量的水流灌入事先挖掘好的渠道,乾涸的渠道在已肉眼可見的速度填滿……
“來了,來了!”
“好快的速度,人力水車根本沒法這個相比!”
“好大的水量!”
……
水車的作用,在農耕時代太重要的,甭管業務上有無聯絡,在場眾人的身影,無不是常年出現在田間地頭。
農耕軍團治下的土地,灌溉更是運用水車取代了過去繁瑣的人力。
如今換了驅動,就結果來看僅效率一塊,蒸汽帶動的水車運轉比人快,關鍵理論上只要蒸汽不缺,整個水車就能無休止的運轉下來,可人終是要休息的!
“只是這東西有什麼用?”蔣瓛顯然是還沒抓住問題的核心。
在他看來,水車,不管是人力驅動還是蒸汽驅動,其目的是相同的。
人吃的飯,可這龐大的傢伙燒的是煤啊!
如果只為效率,完全可以安排多人去交替,也能確保最終的接過。
這不是蔣瓛覺得人命凌駕,而是在傳統觀念中,人能幹的活,為什麼要付出更多的財富?
“是的!目前看來,他的確沒用,蒸汽能做到的,人力同樣也能做到,並且人力更為廉價,來源更為的廣闊。”
聞言,解縉看向蔣瓛,“但這種沒用只是當前,蔣大人可能不知道,蒸汽的力量一開始,也就兩年前吧,那是連推磨都不夠,可在今年卻推動了百斤的石墨,現在則高效的推動了水車,期間不過三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