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都分析出來,但處事的核心從來不是去知,而是去解。
以鬥爭謀團結則團結成,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
教員的這段話如何去實踐,朱允熥理解有限,但這話本身他還是知道的,之所以不說出來,就是他想看看內閣與這一塊如何考慮。
至少在他心中,他已經準備來一波狠的!
狠狠對可能存在的敵人進行一番警告,甚至與不惜以血進行震懾。
“目前當查清所有,待查清一切之後,該動手就動手,該談就談,我們必須將底線講的清清楚楚,過程中不能有半點含糊!”常森懷抱雙手,冷冷的說道。
“今日他們可能動平安,明日他們亦有可能拿我們留在中原的親眷做文章,如今讓一步,往後讓多少?
如果這裡有節奏的話,控制的節奏也應該是我們!”
徐增壽淡淡的說道。
平安,屬二代武勳,又選擇投效朱允熥,對於常森,徐增壽而言,這就是真正的自己人。
勳貴子弟做事利來直白,動我的人打回去,動我的物吐出來!
“目前來說,我不認為我們瓊海具體情況已經暴露,在這種認知下都出了這等可能,不給點狠了!
到底,是他們破的規矩!”
張巖附和道。
朱允熥選中三位軍機大佬,無不是鷹派人物,做事怎麼直接怎麼來。
今日無法護得平安已經很不爽,若是反擊都不給他們表現的機會,豈不是成了沒卵子的慫貨?
“一切未定,不當如此衝動!”
感受到軍機的態度,黃子澄捏了捏鼻樑,“我們得先搞清楚問題的核心,最好是具體到人,需要給警告給,不可能因警告而亂了大局,影響到未來可能成為朋友的人,此中需要掌握一個度!”
難辦啊!
中原那幫守舊士族,死不死和黃子澄沒什麼關係,可事不能辦的怎麼糙。
眼前的麻煩,歸根究底是呂氏之死的漣漪。
態度要表,卻也需考慮後續的反饋。
眼下終究是洪武當朝,瓊海偏遠與中原,往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瓊海在外部事事被動的局面是肯定的。
還有就是移民工作怎麼保證?
“咱們終究是偏安一地,遠離中原,有各種不便。
勳貴雖然會在朝堂會幫忙說話,但別忘了三人成虎之言,我們出手的機會只有一次。
而這一次出手,我們需要完成的目標不少!
沒了解全域性,無全域性的謀劃,最好先不動!”
解縉附和道。
“還有別的意見嗎?”
聽完軍機和行政的意見,朱允熥很滿意,大家考慮的點不同,可大方向是相同的。
聞言,見此紛紛搖頭。
一切都基於藍開的猜測,真實情況未定,目前能聊的東西真不多。
“既然沒有,那就先讓虎衛先行,入中原,一應完全,得到具體的情況之後再做計較!”
態度沒問題,方向也是對的。
接下來就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