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取名法在中原常見,但在瓊海不行,客居檔案隨便怎麼寫,公民身份可是要。
無照片的情況下,很難分的清楚誰是誰。
畢竟一年才三百六十五天,人員超過三百六十五人,生日就會出現重疊,加上百姓之姓多為大姓,鬼知道會出現多少相同的姓名。
“取好了,早就取好!”
周組長激動指著自己道,“我周安民,這是我大兒子周宏昌,小兒子周宏興,這老婆周子玉,都是找大先生取得!”
一邊不說,一邊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紙上赫然寫著四個名字。
“這名字取得不錯,寓意也好,你們找的是那位大先生?”
將紙拿過來,吳俊一邊登記一邊笑道。
大先生,也是變通後稱謂,代指大學堂的講師,是目前瓊海最吃香的一群人,白日教課任教,晚上必定會被人堵住取名。
對於這情況,王善存做了批覆,取名可以收錢,但一個名字最多三文且得交稅,誰不聽話直接開出大學堂。
“你在工部做事?”
“是,小的在工部第三事業部做木匠,做傢俱,就那新式傢俱,我兩個兒子也在。”周安民快速道。
“厲害啊,工部這次拿到八棟房子的分配,要是運氣好宿舍會給你們騰出來,你們就可以搬走了!”
“那那麼容易,想要宿舍的太多,聽說也是抽籤!”
宿舍環境比不上馬上要分配的新房,但對比棚戶區不知好了多少,周安民說是得不到,但他眼神中的期盼卻怎麼也藏不住。
“你是組長,這次又得到公民晉升,是有加分的!”
別人不知道,吳俊難道還不知道,像周安民這樣的組長,說是抽籤分宿舍,可實際都是有操作的,這些組長不離開,後面工作怎麼做?還怎麼不斷打破宗族制?
“長話短說,黃先生先彙報一下子當前情況!”
八月初五,一場小的碰頭會與辰時開始。
今天有兩場大典,實則就是一場階段性面向全民的總結。。
根據安排先為新晉公民宣誓入籍,辰時三刻先就福海社群進行抽籤,最終將所有房屋抽完。
甭管有無抽到房子,大典結束後所有人具可在新城廣場用餐。
“都安排好了!”
黃子澄起身彙報,“自去歲公民法案落實,先後已有九個月沒公民晉升,此番晉升公民共計八百戶,各戶具有不同功勞,符合晉升規章。
合計公民人員一千九百七十三人,其中在海口有一千四百五十二人,剩者不參與大典!”
客民晉升公民,表面上規矩很嚴,實際上卡的並不嚴。
像設計一塊遊戲,晉升公民屬入門指導,指導這一塊弄得太嚴格幹嘛?
真要嚴的話,朱允熥豈會容忍一人晉升,全家同晉的情況出現!
看似一年半才晉升了一批,實際上這批人中抵達瓊海最長也不過八九個月,之前有表現早就透過賞功嘉獎的方式提前獲得了公民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