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局長是局長,陳局為副局,這種職務上的稱謂變通,隨著體系的完善逐漸流傳開來。
也不知是誰傳的。
內閣成員被稱之為閣老,行政體系的副手被稱之為副總,軍機體系的副手道一聲輔宰,審計,司法暫時沒指明的副手,人員也少所以稱呼還沒出來。
但民間你去問一句,大家都知道有誰,該怎麼去區別稱謂?
對此朱允熥也不好說什麼,大家開心就是。
“訊息很靈通,那麼你當知道,負責葛海村土改的是我,全權由我規劃!”朱允熥笑道,“但是很可惜,我沒這個時間,大方向我可以把控,可具體執行,細節我不可能全部執掌,為了葛海村一地而其他事不管!”
瓊海國的政治體制逐步落實。
君權,軍權,相權,司法權,四權互相獨立,相互週轉,彼此監督。
用張定邊說法,這是朱允熥在甩鍋,丟責任。
但在黃子澄的看來,這是朱允熥給予了他們充分的信任。
甭管外人怎麼解讀,提什麼狗屁的先進性,活少事輕責任淺的生活,才是朱允熥所追求的。
一個人再兢兢業業,一天也就十二個時辰,長壽也不過三萬六千多個日夜。
何苦呢!
不需要去對比歷代明君的工作量,朱允熥每日真正用在處理事務上的時間,還沒朱允炆那庶子來的多,並且會越來越少。
因此上面的話肯定是藉口,但架不住下面人不知道。
坦然且毫無負擔的受了葛海夫婦吹捧,朱允熥一副憂國憂民的說道,“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葛家村是什麼情況,沒有人比你們更瞭解。
開國六鎮的出現,就是在為瓊海國未來的村鎮體系立模版,讓大家知道以後的城鎮,村落該如何發展,最終發展成什麼樣子。
不會再像過去那般千篇一律,到哪那都一樣。
換個村子,除了人變了,其餘都沒變。
土改配合開國六鎮的統籌規劃,將是葛家村的機會,日後的葛家村必將成為一標誌,一象徵,代表了新的時代,新的農村!”
聞言,葛海夫婦先後坐直,畢恭畢敬絲毫不敢有半點懈怠。
三年前朱允熥說話沒底氣,說什麼總有人覺得他是在畫大餅,吊胃口。
可時至今日,朱允熥同樣是在畫大餅,可瓊海百姓就吃這一套,更別說從上一個大餅上嘗過了滋味的葛海夫婦。
此時兩人的神情如同朝聖。
看到這一幕,朱允熥內心大笑,表面還是維持著憂國憂民的神態,“試點的工作很麻煩,推動過程中必將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新的道路,不是憑一口氣,一股勁就能闖出來的,需要有人長期持續的付出。
春蘭的成績,評價,我都已經看了。
為了葛家村,我不得不從王十三娘那搶人。
葛春蘭!”
“在!”
葛春蘭猛地站起身,大腿撞上了桌邊亦是不感疼痛。
“我現委任你為葛家鎮第一任鎮長,配合葛家鎮試點改造工作,為葛家鎮百姓謀福利,為瓊海鄉鎮發展開謀未來,你可有信心?”
“有!”
經過學堂學習的葛春蘭,亦是將學堂內的規矩學到了手,知道該怎麼答覆。
“很好!這是你的委任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