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所言有道理嗎?
非常的有道理,生搬硬套不和時易的硬套,將衍生出無數的問題與麻煩。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道理朱允熥還是懂的!
之所以表現出強硬,不知悔改,一意孤行的態度,全然是朱允熥在體現自己的意志。
上行下效!
若是不能讓整個瓊海國中高層都瞭解朱允熥在此事上的態度,事情執行下去多半是要打折扣的,五折那都是輕的,骨折可能才是現實。
想那勞動法頒佈執行數十年後二十一世紀,996都被標以“福報”廣為流傳,更不要說法制觀念淡漠的現在。
休假的時間可以縮短,但縮短後的時間必須要得到執行!
這才是發飆爭論的根本。
草草將大食堂準備的簡餐吃完,朱允熥迴轉三樓的辦公室,卻不想內閣十一人係數在場,圍著沙發椅坐了一圈。
飯盒凌亂的堆在茶几上,多人沉思皺眉,少數正在對付最後的幾口飯。
“發生了什麼?”
傳到解淪手中的信封應該是引發這場聚會的關鍵。
不要覺得開會就輕鬆,開會是最不輕鬆的事,上下統一觀念,磨合各種條款,平衡各方利益,這些都是需要經過一場場會議才能達成。
整個中央會議廳,除開主會議廳之外,輔會議廳有六,其餘小型會議室十來個,加上內閣十一人獨立辦公室,可以開會的地方太多。
黃子澄看了一眼正在讀信的解淪,抬頭直接說道,“江南士族準備滅佛!”
“滅佛?”
朱允熥著實被這訊息嚇到了!
什麼鬼……滅佛?
江南士族是吃錯藥了吧,好端端的滅什麼佛?
這是嫌如今的日子太安逸了,還是覺得老朱的屠刀鈍了?
在洪武年間談滅佛,難度不亞於在武曌時期滅佛好吧,佛門吃相再難看,也不至於要到滅佛的地步吧!
“放子錢嗎?”
佛門放子錢的問題,之前在南京的時候,富江等五方勢力都曾議論過,不過被朱允熥按了下來。
當今要說佛門在什麼地方擋了江南士族的道,無疑就是承兌鋪這一塊。
當初為了盤活寶鈔體系,增強寶鈔與民間的信心,朱允熥透過吳昱瞭解過民間放貸情況。
九出十三歸,在後世是明文標註的高利貸,但在當今卻是良心價,若是不計算複利的話甚至稱得上一聲“善舉”!
真實的情況,九出十三歸是當今的普遍利率,按月計利,月復月計息,更是行業標準。
不要覺得這誇張……北宋王安石變法的核心“青苗法案”,其年基本利率至少在20%以上。
政府主導的針對社會底層的放貸尚且這麼高,更別說不受監管的民間貸款利率!
因此在承兌鋪這一塊,朱允熥給出的存款利率是六分,貸款基本利率是一成二,就這還是與朱元璋爭執過的結果!
要按照朱元璋那一套,存款利率這一塊能給到3就不錯了,而放貸則要算到一成五。
有怎麼高的放貸利息,也難怪地主階級的擴張速度會那麼快,一個家族要是發展順利的,只需短短十數年便可從富農成為地主,地主成為大地主。
“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