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王十三娘再次應承道。
“憲約還在制定,該派人的還是派去,等到律約編修的時候,自治區的概念會編寫進去,你們黎族也需派遣人員學習如何做官,做官是門學問,瓊海國將之稱為行政學,你們還是要學習一下,避免出現好心敗壞事的情況!”
“我黎族一定好好學習,至於憲約的事,最多三日我黎族代表就會前往海口,還望到時候大王能多多照顧!”
“以後我們多溝通!”
朱允熥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王十三娘亦是非常懂事的辭行。
解決了王十三娘這邊,在外面等待多時的符屠在侍從的帶領下走到朱允熥面前。
不同於的出發點,不同的訴求。
符屠這邊非常簡單,就是要位置,要立法院的位置,考慮到符屠手下的人口,朱允熥直接給出三個位置,之前和王十三娘交代再重複了一邊,符屠的安撫工作暫時也算告一個段落。
解決掉黎族內部兩方勢力,朱允熥不由長長舒了一口氣,不過船隊並沒有離開,接下來七八日,朱允熥繼續界畫三亞的地形,力求收集更多的資料,直到七月甘八張青追到海邊一行人方才原路返回。
……
八月初四,回到海口的第二天,還不等朱允熥喘一口氣,黃子澄,郭清便將朱允熥請出了王府,前往大學堂。
一路上黃子澄沒有半點放過朱允熥的心思,各種發生在過去一個月內的事情如倒豆子一般倒進朱允熥的腦子裡。
第一季的稻米,種植範圍七千一百多畝,因土地肥沃等因素,收穫稻米二萬一千三百石,晾曬之後得糧一萬七千四百石,畝產達到兩石半,遠超出中原的平均水平,有擅農業的臣子說,以目前瓊海國的新開墾土地的肥力,這樣的產量還會維持四五年之久。1
同時在這七千一百多畝地裡,以魚髒臥肥的五百畝土地,單畝產量更是接近三石。
至於更好的訊息則是第二季稻米種植已經完成兩萬三千畝的播種,十月底有望收穫四萬八千石,極大的保證了大食堂的消耗。
“繼續開墾,力求明年春播的時候,達到五萬畝良田,到了這一步之後,我們便可以吸收更多的流民!”
坐在馬車內,對於現階段的成果朱允熥那是非常的滿意。
要知道瓊海的徒弟地可不僅僅只有這些,老百姓手下還是有的,雖然產量不是很高,但隨著大食堂和青壯勞力的運用,越來越多的人百姓願意將家中米糧拿出來賣給朱允熥,換成鹽油和布匹。
同樣的運力,朱允熥自然是希望運輸高價值的東西,而不是廉價的稻米。
“五萬畝肯定能做到,但是三亞那邊……”想到朱允熥歸來就丟給自己的三亞,黃子澄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什麼。
“三亞的問題最快也要等到明年,現在的重點還是海口,實在不行三亞我親自坐鎮!”朱允熥直接給出一個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