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壽山抬起頭不解的問道,“殿下,不知何為民族主義者?”
“所謂民主主義者,就是拋開一切虛假,只為本民族的利益和長遠而考慮,對本族人寬厚,謙忍,循循善誘,對於外族之人,心狠手辣,一切從本民族利益考慮!”
民族主義的思潮與二戰之後由鷹醬掀起,藉此瓜分蠶食鼓動全球民族,從而削弱瓦解自十八世紀之後,由英法德三家主導的全球殖民體系。
民族主義本身卻並非鷹醬締造,而是源自於各民族本身,平日難以顯現,可一旦出現危機,這種思潮就會誕生。
左傳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秋志態,不與化同”,此千古警句完全可以看成是漢族民族主義的最初體現。
一番思索之後,壽山抱拳問道,“不知殿下認為這民族主義是好還是壞?”
“當然是好!”
說完朱允熥有補充道,“總不能學著名教,去說那寧與外賊,不與家奴之言!”
“老奴明白了,這民族主義者老奴是做定了!”壽山笑道。
“行了,不聊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了”
這話題過於沉重,不是現在可以解決的,日後有的是機會慢慢清算。
“殿下不如先用膳!”
“好!”
一番折騰從早上到現在,一行人誰也沒能安安分分吃上一頓,壽山既然做了安排,朱允熥自然不會去折騰自己。
……
“老祖宗!”
深夜,英武殿的側門開啟一小口,壽山躬身退了出來。
“殿下的話都聽到了?”壽山轉過身來,看著身前幾位太監。
“聽到了!”
能被安排到英武殿值守的,自然全都是壽山的人,守備中都四載,加上之前在中都當差,壽山早已將這座皇城中的非自己人清洗好幾遍。
“那就去做事了,我不希望明日之後還有倭僧活著,饒了殿下的興致!”
充滿寒意的話語在殿外響起,話音落更被寒風吹散!
深夜。
興龍寺的沉重寺門緩緩開啟,老主持在一眾僧侶的注視下跨門而出,渾濁的老眼當看清門外的一切,整個人一下子驚醒過來。
火把環繞山門,足足一千戶所的官兵,與死神一般靜靜的站在廟門外。
老主持深吸了一口氣,“此番深夜大動干戈,不知壽山公公有何吩咐?”
興龍寺。
因供養朱元璋三月而在洪武初年開始興盛,擴建之後改名興龍寺,朱家已故皇族的牌位具供奉於此,在民間有“聖廟”之稱,連帶在釋門中也佔據極高的地位。
可自家人知道自己的事!
朱元璋禮遇興龍寺其原因很簡單,朱家先輩信佛,借寺宣傳某些東西,對興龍寺內的僧人,朱元璋其實並不看重,甚至要不是釋門擁有廣大的影響力,朱元璋都未必會給興龍寺好臉色,這從興龍寺的歸屬就可以看出。
唐時宋代,白馬寺是國寺。
興龍寺只是家寺!
此中地位差距可不是一般兩半!
“我家守備也不想深夜打擾興龍寺,只可惜興龍寺有些人,生來便惡了吳王殿下,日後殿下臨寺,若是遇到這些人恐心氣不順,孤兒派我等前來先行清掃!”
一位年輕太監大大方方走了出來。
聞言,老主持面苦,“不知何人惡了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