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和為娘說說嗎?”
看著桌面上空無一紙,呂妃也是人精,如何不知道這孩子是遇到難做的事了。
“事情是這樣的……”
一位媽寶男不相信自己的母親,他還能相信誰?
正是愁的時候,自然是一股腦全說了。
闡述過程中,呂妃時而皺眉,時而點頭。
呂妃出生常被人說成小門小戶,淮西勳貴集團那邊更是言,其無資格繼任東宮太子妃之位。
可這要看和誰比?
據明朝安徽呂氏族譜記,呂氏一族自宋朝便開始世代為官,元時為顯貴一族,考慮到其父呂本,與任元朝末年元帥府都事,相當於明朝的正七品官員,聯絡在一起呂氏可視為地方豪族。
拿地方豪族的呂氏與死後追封王號的常家比,那自然是小門小戶,不是一個層級的存在,可比對尋常老百姓,呂氏出生算不上差!
擁有這高出尋常百姓的出生,又有數百年的家傳,也難怪呂氏能在常氏死後,借子而顯貴,成為朱家族譜在冊的太子妃。
這樣一位女子,絕不能當成無知婦女來看。
“兒啊,你是怎麼想的?”呂氏一臉慈愛的笑道,眼中卻閃過一抹不易被察覺的陰霾。
“我認為允熥不像是在騙我,或許皇爺爺就是這般考慮的!”朱允炆坦然的說道。
傻孩子!
呂氏內心暗歎,朱允熥的確沒必要騙他的兒子,可是見慣了宮中鬥爭的呂氏哪怕沒發覺邏輯上的問題,亦是第一時間懷疑朱允熥的用心。
道理都說得過去,可朱允熥終究是因為他們母子失了儲位!
真能這麼好心?
反正呂氏是不會相信的。
“允熥不需要騙你,因為這事情很快就會揭破!”呂氏不露聲色的說道。
“兒臣也是這麼想的!”
“那你因什麼而睡不著呢?”
看著想得眼眶發黑的兒子,呂氏自是心疼不已。
“我在想明天的朝會,如果皇爺爺真有佈局,我該怎麼做,如果沒有允熥提醒,我必然會上書勸解皇爺爺,可此事若是真涉及到皇爺爺的佈局,我這上書豈不……可要是不上書……”
看著一臉糾結的兒子,呂氏明白了,徹底明白了,這哪裡是什麼勸解?
在她看來,朱允熥所謂勸解完全就是在布釘子!
自家兒子是讀書人推出來的,這點呂氏很清楚。
一個正統的讀書人,在道理上來說無論處於什麼考慮,當遇到君王行事有錯,就應該站出來仗義直書,勸諫君王。
朱允炆身在現在的位置,那應該站出來,起一個表率的作用,斬獲清名和名望是其次,關鍵在於強化人設!
可事被朱允熥挑破了,說還是不說,這不是讓兩頭堵著自己的兒子嗎?
好狠的心啊!
當年怎麼就沒看出朱允熥有這般心機?
“母妃,我現在應該如何做?”朱允炆一臉寄望看向母親,他真的想了很久。
“一動不如一靜,你就當不知這件事,明日朝堂上無論發生,你都別說話!”呂妃肯定的說道。
“這樣……”
朱允炆面露難色,最終點頭,“兒臣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