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呂氏那個心眼不少的女人,那是不可能的。
這個世界上是兩種人是難以猜測,一為皇帝,伴君如伴虎非說說那麼簡單,二就是有子嗣的後母。
為了爭帝位,呂氏幹了那麼多事情!
朱允熥現在去見呂氏,那不是顯眼去嗎?
沒事給自己找事,他有不傻嘍!
“瓊州疲敝沒什麼特產,不過廣西,雲南,四川多有藏茶,此茶與江南清茶不同,口味,吃法多有特殊,別有一番風味,二哥不如隨我在這飲用一番?”
招呼著朱允炆,方孝孺坐下,朱允熥擺開茶具,學著記憶中工夫茶的方式弄了起來。
茶,即是中國。
茶道文化更是源遠流長。
前世身為江南人,朱允熥從小跟著長輩與巷中茶館吃早茶,過多的內容也不是很懂,但耳聞目染之下多少知道一些。
成年之後跟隨導師與敦煌修復壁畫,很多事情也是跟著導師習慣來,慢慢被帶入門。
學得不算精,但會的花樣委實不少,唬人絕對沒問題。
從生火開始,工夫茶二十步全部做足,一套下來小半柱香時間就過去了,茶香如煙飄散於花園中。
“請!”
奉茶於朱允炆,方孝孺面前,朱允熥雙手端起一小盞紅說道。
“看的繁瑣,期間講究倒是不少,當好好嚐嚐!”
常年生活在皇宮的朱允炆,哪見過這陣仗,被唬的那是一愣一愣的,不過架子不能散 學著朱允熥飲了一杯,眼神一下子就直了。
“好茶,雖與綠茶不同,卻別有一番風味!”
茶,自古被文人被輔以多種解釋,喜儒善文的朱允炆本人,平日也是會召三兩老師於東宮飲茶,好壞還是能品出來的,一下子便被功夫茶的味道給吸引了。
“此吃法繁瑣,但主要還是看心境,暗有茶道的精髓,當然茶葉更好!”方孝孺笑道。
功夫茶起源於宋代,在廣東潮汕一代流行,蘇軾更是有詩讚“閔中茶,天下高,傾身茶事不知勞!”
作為一名儒,方孝孺可能沒接觸過,但絕對聽說過,如今見朱允熥的手法,一下子便反應過來。
再配上這一套的茶具,心中亦是有想法。
有茶開局,聊天的環境也是有了,從茶入手,加上朱允熥有意無意的引導,一時之間話題逐漸變多,花園中時不時傳來笑聲。
透過引導性的交談,朱允熥也有深入瞭解朱允炆的機會。
傻,朱允炆肯定算不上。
單純倒是有點,但也是知道好歹。
總體來說,朱允炆本人算有中人之資,自我了一點,性格上爛漫了一點,但要說到心機什麼的,那是真沒多少。
用後世的話來說,這就一媽寶男。
東宮呂氏對其的影響非常大,之所以搞出之前騷操作,不是呂氏沒提醒,而是進了叛逆期,有了一些自我的想法,只可惜想法太過稚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