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跪坐在茶几旁邊,笑著接過常升遞過來的茶具,直接品了一口,“好茶,之前我還在想小舅喝茶的習慣是和誰學的,沒想到二舅才是此道的高手!”
聞言,常升大笑,“這是和你舅公學的,你舅公常年征戰,路途之中餐食無度,飢一餐飽一餐,酒水更是暢飲,這鐵打的身子也吃不消,這不在雲南就出事了,所以才學這一手。
清茶,那是士大夫的愛好,這醬茶就是我們的最愛!”
朱允熥笑著點頭。
茶葉,於炎黃文明中代代相傳,茶道更是緊隨著茶葉而生,千百年歷史中被輔以了無數意義。
喝茶的方式方法更是有多種。
“想來最近二舅當有很多疑惑!”
“能說嗎?”
常升反問道。
疑惑?
怎可能沒有,年前之前朱元璋來了徐府街多少次,同在一條街上的常升怎麼會不知道?
雖然只是猜測,但從宮中新春夜宴來看,朱元璋多次進入朱允熥府邸,當和眼下的很多事有關。
一位清貧了多年,平日御膳都行節儉的帝王,卻一反常態的大賜琉璃器,表現出一副痴迷琉璃器的摸樣。
這是人設崩塌啊!
換做他人,人設塌了也可以理解。
可這是老朱,一代從放牛娃成長起來的無雙大帝,對人狠,但其對自身更狠。
這種人會在晚年崩了自己的人設,除非太陽西邊出來,反過來那就是有所圖謀,只是圖謀什麼,常升他猜不出來。
“為什麼不能說?”
朱允熥含笑,不用想就知道,這幾日二舅和一幫非常瞭解朱元璋的人就沒能睡好。
伴君如伴虎,想要保住今日的地位,不管處於什麼角度,揣測那位難以揣測的帝王,本就是大明高官勳貴的必修課。
縱觀大明開國二十餘年,那位搞出的事,誰又敢保證,琉璃一事不是一場謀局呢?
在沒有了解通透之前,無論做什麼都需小心小心再小心。
“那麼還請允熥和二舅說說,好讓二舅早日睡個好覺!”
常升給朱允熥補了一杯茶,將茶壺裝滿重新放在紅泥小火爐上。
接過茶杯,朱允熥不言一食指沾了一些茶水,在桌面上寫下三個片語。
寶鈔,琉璃,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