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瓊海了?”
張定邊夾了一口肉塞進嘴裡的,明顯感覺到朱允熥今天有些不對。
“身在南京終究是客,瓊海才是我的家,只是不知道現在瓊海是怎般場景?”
人都是喜歡熱鬧的,缺失什麼便格外關注什麼。
前世,兒時還有年的概念,可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運輸手段的不斷升級,手機訊號的發展,年味那是越來越淡。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感情上的缺失,對於年關朱允熥非常的重視,必須搞得熱熱鬧鬧的,歡歡騰騰的。
可今年被留在南京……
“真是稀奇,南京是你的故鄉,留在南京你卻沒半點在家的感覺!”張定邊調侃道。
“我心安處才是家鄉,南京不提也罷!”
朱允熥搖頭說道。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現實也是這個現實,與其在此惆悵,不如陪老夫多喝幾杯,睡一覺一切就過去了,最多不是隻有半年了嗎?”張定邊寬慰道。
“不錯,就剩下半年了,來,為新的一年乾杯!”
朱允熥舉杯笑道。
……
不同於朱允熥這邊的惆悵,瓊海各地無一遁入歡樂的海洋。
以大食堂為中心,以大食堂外的空地為場所,無數勞作了一年的瓊海國子民,佔據著屬於自己的座位,有的懷抱著孩子,有的擁簇在父母身邊,有的則在與妻子竊竊私語。
豐盛的飯菜,在大食堂送出來,與一張張長桌上疊起。
熱氣,香氣,菜氣,歡聲笑語,孩童們玩鬧的聲音,充斥著每一片天空。
舞臺上各種來自民間的節目陸續登場。
“這場面,真的是熱鬧,少說有二三萬人在同時慶祝!”
新城一座酒樓上,商賈子弟匯聚在一起,憑欄俯望坐滿了人的街道。
不是他們想脫離百姓,而是今晚的主角就是百姓,為了避免身份而帶來的麻煩,瓊海國官員,商賈,讀書人,軍卒,都成為這場盛宴的服務者,保障者。
“這樣的組織力也就瓊州可以做到,換到別的,當官有心也組織不起這麼多人!”如今在鴻學院內讀書的陸榮穿著士子袍說道。
“不錯,這隻有我們瓊州才能做到,過去在家中,族中每年也會舉辦這樣的盛宴,不過四百五百人,可那場面不提也罷,沒有家老負責,天知道會發生這樣,可在瓊州所有人都非常自覺!”富洪,這位富江的幼子附和道。
“這就是瓊海和其他地方不同的地方,長輩們選對了!”
“還有一年就可以出來做事了,真的很希望那一天能快點到!”
“我更希望能將眼前快樂,傳播到中原去!”
……
酒樓上有商賈的子弟,有瓊州本地的書生,也有外來的讀書人。
千人千面,百人百思。
沒什麼衝擊,比眼前這場視覺衝擊更為強烈!
這才是生活,這才是人該有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