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的心思,唯有時間才可以驗證,誰能想到城牆這東西在瓊海無用!”解淪走下馬車,看著眼前筆直的道路。
水泥大道,鐵軌加持,車馬的速度在這種道路上,提升不是一成兩成。
加急情況下,海口到亞龍灣的物資能在一日一夜之間走完。
“所以在面對大王奇思妙想之前,首先要做不是反駁,而是要去想,當然大王的奇思妙想有些也很難實現,就比如如今三亞水汽問題,早些的建築已經腐敗的痕跡,高大的建築物必須朝內陸遷徙!”解縉說道。
“人都是會出錯的,奇思妙想在於奇妙,這一點我們永遠不可能追上大王,但在落實的過程中則需要我們!”解淪附和道,“來了,看樣子帶了不少禮物!”
轟隆隆……
車輪滾動,沉重的力量壓在馳軌上,數輛馬車從遠方飛馳而來。
馳道一旁,十數匹高頭大馬承載著黎族青壯快速而來。
符屠衝在最前面,原本胖碩的身體,不知經歷了什麼變得壯碩起來,曾經服侍上裝點的金銀器物亦是有減少。
如果說曾經對符屠的第一印象是一暴發戶,土財主,那麼今日的符屠則多了幾分平淡和書生氣。
“這符屠不一般,若非之前在海口見過其,真的很難相信符屠的形象會出現如此巨大的轉變!”解淪眉頭深鎖,目光焦距在遠來的符屠身上,好似要將符屠這個人看清。
“人都是會變得,只是這符屠變化有些厲害,大王有一句話說的很好,不怕流氓耍無賴,就怕流氓學文化。
黎族之前和我們漢族融合,但終究只是各取所需,我漢家核心文化,一不說他們願不願意去學,二說想學有沒有人願意去教。
可現在的黎族卻非常的積極,符屠在變,王十三娘何嘗不是?
女子掃盲班的提出,就是王十三娘一種嘗試。
只希望別出現農夫與蛇的故事……”
解縉滿臉凝重的說道。
歷史上,漢族與少數民族的關係,幾度顛倒。
漢強之時,少數民族學習漢族。
漢弱之時,少數民族拿著學習漢族的東西反噬漢族。
“大王的心思你學得最快,但這念頭還是不要的好,我們能看出的問題,大王也勢必可以看出來。
與其去思考可能發生微小可能性,不如去思考如何保證我們永遠的先進性,只要我們足夠的強大,走出名教的思想枷鎖,找到正確的路,便可以從根本上避免歷史的重演!”解淪勸道。
“思想很重要,潛移默化之中影響一切,大王提出了行知合一,格物致知的方向,但具體的東西……不是口號和方向就可以解決的,需要不斷完善,真希望大王可以靜下心來,將這一塊填補了!”
行知合一,格物致知,提出的很好。
但具體該怎麼做,怎麼踐行這八個字,這些年來做得越多,迷茫也就更多。
框架有了,可什麼能加入框架,填充這個框架,那就不確定了!
一切就像摸石頭過河一般。
整個瓊海都急切地需要這些來。
不然最終走不出去,還是會倒向名教的那一套!
“是啊,等大王回來之後,我們需要做總結了!”解淪贊同道。
站得高,看的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