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湯昱的情況完全不同,是從孃胎裡帶出來的毛病,也就是生在湯家了,換做一般的百姓家人早沒了。
不過張定邊還是有辦法,長命百歲不用想,但活著看到孫子打醬油還是有希望的。
“張定邊老貨,我是知道的,往後湯家所有皆為國主所有!”湯和做出承諾,沒有半點的隱晦和躲避。
“湯公何必如此,我助湯昱……”
朱允熥連忙推脫,不說一開始有沒有這念想,就算了這個時候也不能接。
真要接了他成什麼人了?
卻不想湯和直接打斷朱允熥的話,“我湯和有今日,在於皇爺,我希望湯昱這孩子與你之間,也能如我和皇爺一般!”
“過來!”
“爺爺!”
站在一旁的湯昱趕忙走了過來,畢恭畢敬的跪在床榻之前。
“我知道你不願意被人強加什麼,這孩子究竟怎麼用,全看你自身,只求給我湯家留一份香火!”
湯和笑道,充滿寄望的目光落在朱允熥身上。
面對這樣的笑容,朱允熥亦是笑了起來,“還沒到那個時候,真要到了那一天,湯昱就是我弟弟。你與皇爺爺的情誼,一定會傳到我和湯昱身上!”
湯昱是何人?
朱允熥這日子也算是想出來,湯昱本身壽短無大功績,與各類史書上沒有單開一篇的資格,但因湯和,其子湯胤績亦是有所留名。
洪武三十一年,湯和死後三年,湯昱請方孝孺作畫《信國公追諡襄武封東甌王湯和神道碑》,此突出了湯昱的孝。
其子湯胤績,有“景泰十才子”之名,後戰死與鼓山堡,可謂是允文允武。
上有湯和,下有湯胤績,湯昱的才華和能力自然不用說,加之有孝名,這對於朱允熥來說又是一位“遺野”大才。
“還不趕緊的?”
聞言,湯和大喜粗糙的老手拍在湯昱頭上。
“湯昱見過大哥!”
一巴掌打醒的湯昱連忙朝著朱允熥做禮。
“行了,行了,想來你也感受出來,我並非注重表禮之人,往後我們兄弟該怎麼相處還是怎麼相處,這些日子你就留在湯公身邊!”
“是,小弟明白!”
“湯公若是無事,允熥便先告辭!”
年關了,百姓是閒了,可大明上層卻閒不下來。
朱允炆的隊伍已經出了山東地界,年前肯定能趕回來的,這將出現一場隆重的大禮,老朱若是心急一些,年前大明再出一位侯爵都有可能。
朝政不需朱允熥插手,但別忘了臨近年關,祭祀,大朝這些朱允熥一個都跑不掉。
“幫忙送送……”
“不用,我自己就行,昱弟體弱,還是不要經歷風寒為好!”
說著,朱允熥繫上圍脖攔住準備相送的湯昱,在湯家家丁的帶領下走出信國公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