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做別人說這話,朱元璋最多當成一個笑話,可說話是朱允熥,這個已經被多次驗證其言屬實的孩子。
皇宮內現在也是有法子,可成本太高了,賜下去的那點青頭更多是在夏秋儲存,失了太多水分,可就算這樣那也是上等的御賜品。
“有,不過現在做不到,需要大量的琉璃和鐵,不過這和宮中古法弄出來的不同,屬於一次投入數十年可用!”朱允熥直接說道。
不就是大棚蔬菜嗎?
這東西瓊海沒必要,一年四季就沒缺過蔬菜,可在寒冷的地帶則是一件大殺器。
“琉璃?”
朱元璋眼神微眯,看向朱允熥。
“過去的琉璃來自海外,易碎量少故而量少,但實際琉璃乃沙子燒製,與陶瓷製作類似,瓊海已經復刻了海外的技藝,一爐可量產數百塊無色透明的琉璃,只不過並無作用!”
頓了頓,朱允熥笑道,“不過,如今寶鈔貶值嚴重,卻是可以藉助琉璃,穩定寶鈔的價值,皇爺爺若是需要的話,允熥可以拿出來!”
琉璃就是玻璃,其在中原是什麼價格,朱允熥還是知道的。
“這樣不好吧?”
朱元璋越覺得自己這個孫子越發神奇,海外的琉璃他都給弄出來了,而且還這般言之鑿鑿。
“財富主要聚攏在少數人手中,不管怎麼量產,珍貴的陶瓷器終究還是沒辦法走入千家萬戶,易碎的琉璃更是如此,與其丟棄在一邊,不如按照市價外賣一部分,這並不會影響什麼,而且短時間內還能獲得巨大的利益,填充寶鈔的虧損,等到玻璃可以走進千家萬戶的時候,那也是四五十年後的事,甚至更長,如今這點量不過是滄海一粟!”朱允熥一副為朱元璋考慮的摸樣。
從想弄玻璃的那一天開始,朱允熥就沒想過透過玻璃快速致富。
沒那個意義,這玩意現在賺得有多美,泡沫破碎之後損失的就有多慘,朱允熥在拉攏商人,自然不會為了短時間的利益而放棄長久的拉攏。
再說奢侈品這一塊,沒有老朱開頭,誰敢步入奢華?
反覆思量了朱允熥話中的意思,別說還真是怎麼一回事,“那麼允熥你覺得,這裡的度當多少為好?”
“不知二年一千萬貫,是否能解寶鈔貶值之事?”
“一千萬貫?”
朱元璋一臉驚容的看著眼前孫子,一千萬貫這也真是敢想,“等等,禮部之前弄上來兩尊琉璃神像,就是從你們瓊海出來的,言之價值數萬兩,照剛才說的,你瓊海國的供奉其實就兩捧沙子,小子這膽子可是不小?這是誆到咱頭上來了!”
媽耶!
怎麼將這件事給忘了!
早知道就不怎麼嘴賤了,這可如何解釋是好?
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行了,沒責怪你的意思,要不是允熥道出實情,誰會知道那就兩捧沙子,兩年一千萬貫少了,三年之內弄給兩千萬貫如何?”朱元璋拍著朱允熥的肩膀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