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密碼書寫還是複雜了,一道資訊七隻信鴿,但凡少了一隻都會錯漏,一次發放少說幾百只才能保證通訊正常,有些浪費了,這情報網路還是需要細化,當做出特定的程式碼針對特殊的片語!”
飛信系統密碼是朱允熥編的,可他沒自己解過啊,都是下面將資訊匯總後送上來的。
如今在南京沒人,也不放心第二人掌握密碼本,只能朱允熥自己來。
這不問題就冒出來了嗎?
飛鴿傳信是快,但花費頗多,飛鴿個體所能傳訊的內容太少,在炭筆無法保證字跡清楚的情況下,只能透過墨筆來書寫,縱然使用阿拉伯數字也才二十七字元。
一條資訊的傳遞往往需要七八隻鴿子組合一組,然後在放飛數十組保證通訊效率。
過程中還要考慮信鴿丟失的情況,以及後續轉運的問題,全都是問題……也難怪信鴿傳書一直都只是小規模使用,戰場戰局根本不做考慮。
靠這個,怕是大戰打完還沒收到訊息。
可是不靠這個靠什麼?
靠無線電通訊,別逗了,就算科技樹的方向全對,真空管一項沒有十一二年的努力是不可能突破,更被說朱允熥還不懂這一塊。
短暫的皺眉,未能找到更好解決的辦法,最終無奈的搖頭將這個問題拋走,轉而將目光落在文字上。
五萬三千畝,九萬三千石,畝產一石七八,300多市斤!
畝產不低了,高於明朝的平均水平,江南一代的上等水田畝產差不多也就這個產量,除非搞出化肥,弄出更高產的稻種,不然就沒了繼續提升的可能。
“如此算的話,瓊海現在存糧當接近三十萬石,這都快接近去年一年外入瓊海的稻米,再沉澱沉澱,洪武二十八年第二季度之後,瓊海的建設就不需要靠外輸入稻米了!”
糧食,穩定一方社會最關鍵的籌碼。
糧食安全,國家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
後世見過七十多年,我兔就便從沒有放鬆糧食的自產,自補率,不管外界怎麼說如何承諾,糧食這一塊就沒放手過。
有穩固糧食保障的國家,自然也有放寬糧食保障國家,比方說埃及。
埃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蘇聯援助下修建了阿斯旺水壩,約束了上游的水源,將國內良田擴充數倍之多,可養活更多的百姓,在七八十年有此基礎幾乎可以稱得上黃金開局。
可在擁有這開局後沒多久,埃及選擇了相信了西方國家的承諾,高估了全球以abcd為首的世界糧食黑幫的良知,逐漸放寬糧食自給率,用寶貴的外匯購買西方的糧食。
結果不用說,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埃及成為了全球人均缺糧最多的國家,若非有蘇伊士運河每年航運費支撐,埃及早已浮屍千里,遍地饑民。
有這般直白的答案丟在眼前,再考慮瓊州的發展,朱允熥的視角就一直盯著糧食上,開荒,開荒,再開荒,不少人都覺得夠了,可朱允熥還在開拓,不到徹底富裕的地步絕不鬆手糧食。
“霜糖的利潤不出意外已經讓商人眼紅,讓不少人眼紅,我不在瓊海的時間搞不好就有人鼓吹種植甘蔗,這絕對不行,至少在未來兩三年內,開荒還是當以稻田為主,此事必須馬上安排下去!”
商人就要來了,朱允熥必須要對此好好點撥點撥,且莫因一時的糧食滿足而斷了瓊海長遠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