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在於,讓老朱逃過了洪武三十一年的死劫,對自身是好處大?還是對朱允炆好處大?
朱允熥不可能去做賣力不討好的事,因此在做出決議之前,就必須好好了解了解朱允炆這個草包的拉胯程度。
“向東見過殿下!”
李漆推開大門,常向東走進書房。
“坐吧,這兩年辛苦了!”
經過了兩年的鍛鍊,常向東身上展露出一份精幹的氣質,別看遷徙的工作朱允熥沒給常向東太高的地位,但陸陸續續管理過幾萬人的遷徙工作,其氣質與瓊海國多數司局級官員已無區別,並因見慣了生死,身上多了一份鐵血的特質。
“不辛苦,能為殿下勞,是向東的榮幸!”
“虛偽了啊,什麼時候變成這樣的?”朱允熥笑道。
“此乃殿下的辦公之地!”常向東露出憨憨的笑容,“氣派,威嚴,讓人心生敬畏!”
聞言,朱允熥笑了笑,“今日來找有兩件事,想聽聽你的看法!”
“第一,關於你自己,按照原先的考慮,我是打算讓你休息一下,好好接觸瓊海國的變化,跟著在鴻學班內待上一年沉澱沉澱,然後因功升遷的司局級官員,位置呢我也替你考慮過,財政部度支司司長!”
原先的戶部與瓊海國內被朱允熥砍了一刀,行政這邊只留財政部,負責收稅的部分被丟進了司法體系。
戶部轉變為財政,權重在六部下大大下降,加上暫時還沒有領頭的尚書,一切支出朱允熥一筆而決,在行政六部中的地位可能還沒有沈秀和統領的商部高。
可誰都清楚這是暫時,預想中的財政部,在未來勢必會成為行政六部的錢袋子,哪怕這個錢袋子不如大明戶部那般豐厚,但那也是錢袋子啊!
而度支司就是財政部勾絕各種支出的重要環節,有點宋朝三司的味道,是錢袋子的塑封口。
“殿下,向東過去的一切是常家給的,現在是殿下給的,北返南京殿下身邊不能無人,我願意給殿下走一趟南京,正好也見見家中老小,還望殿下成全!”
常向東是明白人。
一時的權重有什麼用,瓊海國說是法制,但法源自於朱允熥,朱允熥認可的那才是法,。
無論朱允熥如何強調法,秩序的重要,歸根究底還是人治,不可能出現朱允熥搞出來的東西最終束縛了朱允熥,後代可能身為一切的開創者,朱允熥絕對不在這一套規則內。
更何況選擇財政部影子都沒呢!
“好,缺失的教育環節,本王給你親自上課,絕對不會讓你在資歷這一塊成為短板!”
兩年時間,常向東確實是歷練出來了!
“此行你跟我北返南京,就跟著我吧,我會教你一點不同的東西,另外就鳳陽郡王你怎麼看?”
“鳳陽郡王?”
常向東沉默了片刻,語言經一番組織後說道,“外秀內空,心智不堅,多謀而少思,性格多受外界影響,處事決斷成則沾沾自喜,敗則遷怒他人,而且沒有半點擔當!”
“這個評價在我這說說就可以了!”
朱允熥笑了笑,這和他記憶中朱允炆大差不差,“你覺得如今能影響朱允炆的有幾人?”
“李景隆是其一,其身邊的方孝孺次之,不過此人為宋濂弟子,我們接觸不到!”
“行了,我知道了,今天就到這裡,你先去休息一會,一會一起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