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大王,您說了算!”
“算了,以後我還是管我的司法嗎,你們這些心臟的東西,我還是少接觸為好,免得被玷汙了心靈!”解淪無語道。
“到底誰才是哪個最骯髒的那個!”朱允熥看了看解縉。
“肯定是我大哥!”
說完,兩人無恥的大笑起來。
商業談判不是短時間內完成了,經一個晚上的接觸,朱允熥一方與商眾在四點上達成談判的共識。
一,租聘區域為亞龍灣海岸線朝內陸延伸五十里範圍,租期十五年。
二,商眾負責修繕,海口至亞龍灣的直達道路,路面以水泥修建,全程鋪設馳軌,算
做十五年租聘的費用。
三,十五年後,商眾有優先租聘的權利。
四,再繳納一百石稻米後,商眾可成為瓊海國公民,三千石後可參與瓊海國編修公約,
同時發誓遵守的公約內容。
……
但暫時無法商談下去的問題也有四點。
一,商眾請求朱允熥為管理委員會會長,願拿出一成貿易利潤做為朱允熥的收益,
不過這一點遭黃子澄的反對。
二,沿途道路上鋪設修建的驛站如何劃分?
三,暗中物資從哪登陸瓊海?
四,商眾子弟如何能在瓊海當官?
……
四大共識四小矛盾,加上天色真的太晚會議直接結束,等兩方重新思考之後再行商議。
“行了,大家都說說了!”
今夜註定是個不眠夜,商眾離去,朱允熥一系人馬直接重新回到書房。
“目前四個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第一點完全可以,王府供奉歷來都有,大王您不可能增加賦,同時以目前的情況也收不到手,如果有此渠道,王府我們就已經建立起來,但不能輕易答應!”黃子澄抿了一口茶說道。
朱允熥現在有王府,但規格上絕對不夠格,這一點大家都清楚,甚至曾多次要求朱允熥修繕王府,可惜具備朱允熥駁回。
如今的海口有這樣的變化,都是再以朱允熥帶來資源支撐。
短時間內不修沒問題,可長時間不修建那就有問題,至少一點開朝會的地方還沒呢。
“這件事也沒必要太拖,拖得久了,疑心也就出來了,我作為管理委員會的會長,是最好的選擇,你們看時機同意吧。”
有些話朱允熥不好說,不是不能說,而是禮法規則是潛在的,總要做足臉上的東西。
“驛站的問題,肯定是關鍵,我們瓊海官員走動不多,這條道路修建起來,承擔更多還是物資調配和南洋貿易,那些人不捏在手上總有憂慮,畢竟大明道路問題歷來都存在很大的問題!”
解縉說道。
驛站是國家重器,可瓊海不是,信鴿網路已經取代一切,加上本身面積就小,道路一通健馬飛馳,三日內就整個瓊海就可以通知一邊。
沒有大明那麼浩瀚的土地,驛站的重要性就下降,但需要為日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