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禮部官員的膽子那是真的大!”
“大王,子澄兄!”
黃子澄的聲音剛落,解淪便從城門下走了上去。
“有多少女眷入城了?”
“單我們這西門,跟隨青狀入城的女眷已經有三百三十三人,孩童一百七十人,西面人口算是比較少的,算上其他三門,今日入城的女眷不會少於一千五百人,孩童當不會少於七百人!”
“全部登記造冊,然後通知大食堂!”
聽到至少一千五百人農家女趕來,朱允熥激動的拍手,有這一千五百人春耕穩了。
“另外我還了解到一個情況,不知當不當說!”
“說!”
“聽夜校的人說,想來的女眷和青狀其實還有很多,之所以沒來,完全是因他們沒有一身遮體衣服,不便走進城裡,這是情況並不在我們之前瞭解的範疇內!”
說完解淪自己都沉默了。
剁剁剁……
朱允熥的手指有節奏的敲打起來,黃子澄也跟著思考起來。
“派人到各村,統計一下這批人有多少,在做決定吧!”
知道古代老百姓苦,但沒想到會哭到這個程度,朱允熥除了頭疼之外就是心疼。
“殿下,這人短時間不能再招,這不是發不發善心的事,改變民生必須一步步來,雖然我也知道這些人是最苦的,可如果我們給予衣服,表面上獲得大量的勞力和民心,可終究在施政過程中失了公允,今日給衣服明日給什麼?此例斷然不能輕開!”
黃子澄提醒道。
“我知道!”
黃子澄說的沒錯,救急不救窮,瓊洲如今只是草創,目前各種福利波及到怎麼多人已是極限,再搞下去全盤都要崩。
這不是簡簡單單衣服的問題,也不是運輸能力的問題,而是人心的問題。
“王爺你先走吧,解淪這我來解釋!”
看著解淪的狀態,黃子澄不由暗歎,解淪還是年輕了,經驗太少。
“解先生,有什麼不懂的你問子澄先生吧!”
解淪太純了,拍了拍解淪的肩膀,朱允熥不由長嘆一聲,“我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但人力終究有限!”
……
“王爺,我錯了,讓你失望了!”
午後,解淪抱著統計的公文走進了書房。
“你沒錯,我也沒錯,錯的是這個社會,錯的是這個現實,我們要做就是改變這一切,但一切都需要循序漸進,你要相信自己,相信我,更要相信老百姓的狡猾,我們做好引導和該做的事就可以了!”
早上的訊息聽了,朱允熥也是壓力重重,可是他必須為了更多人負責。
能力有限,就必須考慮到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