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嗎?”
朱元璋的感情受到影響,同時有些關於朱允熥的問題他好像明白了。
一個人的表現大變,由不得人去猜測,但怎麼查朱元璋都沒有查到朱允熥因什麼而變,為什麼而變。
可現在他好似明白了一點,也理解了朱允熥的變化根本。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世事難料,孫兒自己之前做的不好,所以孫兒現在不後悔!”
“就藩瓊洲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是!”
“為什麼,要知道你可是咱的嫡孫,咱不是不能給你機會,從六月到現在,你有很多機會!”
隱忍,手段,謀局,這些東西朱元璋可都在過去半月裡,從朱允熥身上看到了。
源自外人朱元璋要動手,可若是源自朱允熥本身,意義就不同了。
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那麼朱允熥價值和能力就要比朱允炆更大。
“您是孫兒的皇爺爺,所以您能給孫兒機會,孫兒相信若有機會孫兒會抓住,但你不僅僅是孫兒的皇爺爺,更是大明的皇上,大明所有百姓的皇爺爺,大明要穩,孫兒不能因為自己的私心而壞了大明,壞了皇爺爺和爹爹的心血!一人事小,天下事大,這天下遭不起變故了!”
說完,朱允熥跪地叩首!
“所以你就將責任交給允炆?若是咱的子孫都像你這樣大公無私,這天下可就穩了!”
聽著朱允熥的說辭,再看著跪在自己的孫兒,朱元璋臉色有些難看,笑意的背後充滿了陰冷。
一代鐵血大帝,就是一代鐵血大帝,心思轉變根本難以預料。
伴君如伴虎,或許說的就是這種。
“孫兒並非爺爺所想沒有責任感,更非大公無私之輩!”
“是嗎?”
更冷的聲音響起。
“求活,同時也是幫大明立規矩,求活是因為孫兒的身份,我相信二哥,但難以相信二哥的臣子。
規矩則在於,古來但凡涉及到皇位傳承,皆有各種說法,有立嫡長者,可人能力有高低,就算是皇子皇孫也是如此,我大明初開,人才濟濟,欣欣向榮,我皇族子嗣多傑出,但縱觀歷史,哪朝開國之時不是如此,皇爺爺隨便選誰都可以,但開國之後不僅皇族質量下降,勳貴也是如此。
這個時候為江山計也好,為私慾計也罷,立賢之言興盛,孫兒相信我大明後世遲早也會遇到這種情況。
那麼到時候,皇儲如何立?
任由無能嫡長上位霍亂江山,還是棄賢者與朝堂,使朝野妖魔亂舞?
相對於孫兒的皇位,孫兒認為有效的規矩更重要!”
“所以你打算用自己開先河,封與中原之外,藩國朝貢?瓊洲就你整個吃下了?”
“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