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祈鈺濤氣沖沖來到了知縣衙門內,一屁股坐在知縣的官椅上。李知縣諂媚遞上來的茶,小七爺直接抓過用力摔在地上。
李知縣見勢,立刻跪下,趴在地上告罪:“小臣李抒不知濤世子大駕光臨崎原縣,有失遠迎,還請濤世子恕罪!!”
祈鈺濤拿起驚堂木狠狠往桌上一敲,乓的一聲巨響,驚的跪在地上的知縣渾身顫抖。
小七爺怒訓道:“哼!!李抒,你可知罪??”
“臣.....臣愚鈍,還請濤世子明示。”
“我昨日暗訪民情,徒步走去高山村,發現那裡民不聊生,高山村兩月前慘遭洪災,你們為何不管不問任由其自生自滅?!”
李抒額上冒了一圈冷汗......結結巴巴回道:“這......這......還請濤世子恕小臣失察之罪!”
祈鈺濤走下臺來,瞥了地上人一眼,聲音低沉:“哼,你失察?怕是有意為之吧?”
祈鈺濤步伐突然緩了下來,漫不經心似地繞著李抒走了一圈,繼續說道:“如今災情迫在眉睫,我既然來了,就必然要管這些事情,你趕緊安排下去,召集當地富商募捐,我要施粥濟貧,為高山村的百姓略盡綿薄之力。”
言罷,他又瞥了一眼伏在地上不敢動彈的人:“就算是你將功補過吧,還不快去!!”
李抒立馬磕了兩個頭:“是!是!”
李抒不敢違背,立即命人選址搭建粥棚,經過一上午忙碌,終於在高山村村口的空地出搭好了一個簡易粥棚。
小七爺還專門找來了管理糧道的道臺大人一起商量開倉放糧的事情。道臺大人本來還想找藉口推脫,小七爺直接杖責了道臺大人身邊的師爺殺雞儆猴,嚇得道臺大人立刻帶人開倉放糧。
粥棚正在放粥之時,李抒和道臺大人站在一處房屋後,兩個人遠遠看著在粥棚裡忙活著的小七爺,暗戳戳聊著:“這榮親王的小世子還真不是省油的燈,高山村這麼遠,都被他找來了。”
道臺大人吃癟地回答道:“我那麼遠不還被他一個詔令給招來了!非要我開倉放糧,算了,咱得罪不起這位爺,到時候跑去榮親王那告我們一狀,我們這官帽可就戴不久了!!”
李抒眼神黯然地看了一眼道臺大人:“都這樣了,他回去肯定會告狀啊!”
道臺大人沉沉地撥出一口氣,眼神兇狠地看向小七爺:“那咱就讓他......有去無回。”
“來啊。”道臺大人叫了一個手下在他耳邊吩咐了一些事情。手下領命離開後,兩人大人對視一眼,笑得陰沉……
高山村的難民們知道了放粥的事情之後,紛紛湧到村口粥棚處搶粥,祈鈺濤和伯勞忙得腳不沾地。
“大家都別擠!人人都有份!!”祈鈺濤艱難地維持秩序。
“伯勞,這災民越來越多了,你再去找點人手過來!”
“是,七爺,你一個人在這兒要小心。”伯勞說完就去安排人手了。
“世子爺!!世子爺要給我們玉海村村民伸冤吶!”突然有一小群哭嚎聲響徹人群裡。
這幾個村民雖然身著粗布麻衣,但是還算整齊乾淨,不像是這裡的難民。
細問下才知,這些是玉海村村民,聽聞世子來了高山村這邊施粥,就跑來伸冤了。
一位年邁的大爺擠到人群前,跪倒在祈鈺濤面前:“世子爺,我們是玉海村的村民!世子爺您要為我們伸冤吶!”
李抒看到了那邊的情景吃了一驚,趕緊叫了一群衙役過去制止他們。
“這知縣老爺在我們玉海村搜刮民脂民膏,無惡不作......”老大爺還沒說完就被旁邊衙役以擾亂秩序的名義給拖走了,暴力地拖到人群后面。
大爺和他的兒子們想再開口伸冤,卻被兇惡的衙役給一拳打倒在地,然後七八個人圍著他們狠狠揍起來。
“爹!!爹!你們竟敢毆打老人家,還有天理王法嗎?!”一位瘦弱的少年將父親護在身下,憤憤不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