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運可以確定,這位爺爺輩的發小是族長的合適人選。
能力?不重要,又不會需要他來管理協調工作,無非是成為一道旗幟罷了。
年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輩分夠高。
目前與他同輩的吳姓直系男性,只剩三人。
另外兩人一箇中風癱瘓多年,一個跟著女兒去了白雲市養老,根本不會參與這檔子事。
吳有智,是貨真價實的新“大爺”。
“你以後不會讓我叫你大爺吧?”吳小運擔心地問道,這他絕逼叫不出口。
“你不是一直叫我大聰明嗎?還能讓你改了不成。”
吳有智一副嘻嘻哈哈的樣子,倒也沒啥架子,還跑到吳媽那討水果吃。
吳小運家有一小片獼猴桃園,平日裡自產自銷,銷不動的就會贈送給周邊親友。
吳有智美滋滋地啃著獼猴桃離開了,吳小運開始對著父母說話。
“爸,媽。跟我去海泉吧,我買套大房子,以後一起住,不會再有那麼多破事了。”
老媽沒說話,老爸沉吟了一下道:“不去。我們在這住了一輩子,習慣了。這不是事情都解決了嘛,放心,我和你媽會好好的。只要你能偶爾回來看看,我們就滿足了。”
吳父之前聽兒子親述了自己的經歷,也是非常感慨,幸好有貴人相助,願他在天堂得以安息。
沒錯,吳小運當然省略了所有關於模擬器和自身能力的事,只提牛廠的提攜和培養。
“等明年清明,我和你媽去趟海泉,給貴人燒點紙。”
既已至此,吳小運也不再相勸。他又對吳有智叮囑了幾句,交待他務必多花時間關照自己父母。
作為回報,他對吳有智競選族長一事大力支援。
酒席錢,他出了。用本土最高的檔次安排,800元一桌,每桌另附高檔香菸一條,海泉特曲兩瓶。
扶貧的錢,他也出了。每個平困戶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每月一千到三千不等。全都以吳有智的名義支付,但所有人都知道,這位大聰明背後有大老闆支援哩!
辦完改辦的事,吳小運開始返程回海泉。
父母依依不捨,但他說,過不了多久自己還會回來,畢竟和劉區長初步敲定的合作還要進行下去。
辦新廠,確實是當下比較重要的事。
在吳家嶺的這段時間,吳小運每天依靠網路和電話來遠端工作。
其中一大半電話,都是關於目前產能緊張的事情。
小花貓當前的廠址,是自有地皮,因此幾乎沒有成本。
但地皮面積太小,沒有拓展改造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