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喬娘子那人性情冷淡,看著不像喜歡熱鬧的人,她不來就算了!”
潘黎陽安慰母親。
母親神色嚴肅讓趙嬤嬤下去了。
她看著潘黎陽說:“我在善佛寺見她第一眼的時候,覺得特別眼熟,特別像我的一位故友!”
潘黎陽從來沒聽說母親提起過姓喬的人。
潘老夫人沒有繼續說下去,潘黎陽也沒有追問,他覺得長得像的人多了去了。
潘黎陽從身上拿出一個盒子,開啟來,笑著對母親說:“母親,這是孩兒請人給您做的象牙吉祥如意點翠簪子,母親看看可喜歡。”
潘老夫人見過各式各樣的金銀簪子,象牙做的簪子還是第一次見。
她好奇地問:“從哪裡得來的象牙?”
潘黎陽神秘一笑說:“這象牙是從喬娘子那裡買的!”
潘老夫人神色一頓說:“她賣象牙?”
“她有一件完整的象骨架,我買了來,做了些象牙的酒器,您壽辰的時候用來祝壽……”
老夫人神色一緊打斷了他的話:“你早就認識那喬娘子?”
“買過一次象牙,買過一次象骨,算是認識吧,沒想到在善佛寺救您的竟然是她!”
潘黎陽說。
“她會武?”潘老夫人問。
潘黎陽點點頭說:“看她走路姿勢,應該是有武藝在身的!”
潘老夫人擰眉思量了片刻說:“難道真是喬家的女兒?”
“娘,您說的故友是誰呀?”潘黎陽也來了精神,開始打聽。
“我說的那位故人叫徐靈秀,她父親在你外公的鋪子裡做掌櫃,她家就住在鋪子附近,徐靈秀比我小幾歲,見過幾次面,後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她就被送走了。
過了好幾年才聽說,她做了喬家大爺的小妾,沒幾年就死了,聽說留下了一兒一女。”
潘黎陽皺皺眉說:“母親,外公的鋪子在丹陽,咱們跟著大哥千裡裡迢迢來到這順平縣,應該不會遇到故友。”
大哥潘黎明是進士出身,在翰林院做了幾年編修,就到順平縣做縣令來了。
如果沒什麼作為,大概一輩子就蝸居在小城裡了。
大哥這些年來,一直鬱郁不得志。
縣太爺做的無精打採,無功無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潘老夫人嘆一口氣說:“長得太像了,我就想把她叫過來問一問,喬家老大長得人高馬大,武藝很好,只是可惜了徐靈秀,年紀輕輕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