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錦年出關是一件大事。
至少對於大夏京都來說,是一件特別大的喜事。
唯一可惜的就是,沒有異象。
很多不遠千里而來的人,就是為了目的異象。
不過,顧錦年出關之後,第一時間去找了蘇文景,這次悟道,他沉澱了內心,可也出現了許多新的思想。
所以他要去找蘇文景,聊些事情,畢竟蘇文景乃是半聖,自己找蘇文景聊聊肯定是有好處的。
而京都內。
隨著早朝的結束,百官憂心忡忡的走出皇宮。
原因無他,今日朝會上,大家依舊是在爭,爭來爭去,還不就是銀子的問題。
大夏王朝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銀子。
而且還是大量銀子。
記住網址
所以這次朝會,永盛大帝下了一道旨意,讓文武百官徹底麻了。
俸祿削半。
凡五品以上官員,俸祿全部削半,包括外放官員的養廉銀,以及每個部門每年會有一些補貼銀兩,今年就別想了。
這對官員們來說,簡直是五雷轟頂啊,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變得雪上加霜。
問題是,換做以前,官員們還能找點理由拒絕,可這回不一樣。
災區的問題擺在這裡。
綠洲遷徙的事情,成為大家心中的一根刺,以上種種問題加在一起,你就算是想拒絕也沒用。
“唉,內憂外患,內憂外患啊,這天地賜福,沒想到有朝一日能成為一件禍事。”
走出皇宮後,戶部尚書何言開口,眼神當中充滿著無奈。
“尚書大人就別說了,你們戶部還好,最起碼有點銀子,我們刑部才倒黴啊,這支出減少一半,活還要全乾,當真是麻煩。”
“往後你們來我刑部,其他不說,茶葉是沒了。”
刑部尚書開口,有些鬱悶。
“你刑部喊什麼難受啊,真要難受的該是我們禮部,禮部每年要招待多少國外使者?還有一大堆事情,現在被砍了一半,我們禮部找誰去啊?”
“可都別說了,你們以為我吏部就沒事?本來連年就喊窮,今年更窮啊。”
眾官員你一句我一句,他們對這道聖旨很不滿,但沒有人敢提,大災之年,誰敢亂來?
除非跟百姓對著幹。
“王尚書,你怎麼一直不說話啊?你們工部本身就缺銀子,這回被砍了一半,感覺你一句話都不說?怎麼?工部還有餘銀?”
此時此刻,有人觀察到王啟新一語不發,忍不住這樣開口。
此話一說,王啟新馬上皺眉道。
“你少在這裡汙衊人啊,工部沒銀子,你們可別想把主意打到工部上來。”
王啟新直接開口。
實際上工部比誰都窮,在外人看來,工部可以去偷工減料,可這玩意誰敢啊?
尤其是朝廷的工程下來,永盛大帝可不會慣著他,再加上最近大批次的生產這個生產那個,工部恨不得把一文錢當兩文錢來用。
如果真的有人來送銀子,王啟新立刻答應,然後填補一個個大窟窿。
“唉,真要說,最難受的只怕還是楊尚書啊,算起時間,楊尚書應該早就到了江中郡,現在估摸著拿到了稅單吧?”
有人出聲,提到了楊開。
前些日子,楊開隨著戶部的人,前往江中郡徵收糧稅,這件事情大家都不贊同。
認為會引來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