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上。
顧錦年也算是盡興。
不過整場宴會,顧錦年並沒有談論任何關於文章或者是政治的東西。
純粹就是跟眾人見個面,吃個飯。
哪怕是面對於益和何齋,顧錦年都沒有多聊什麼,馬上就要科舉了,身為禮部郎中,顧錦年也不想說什麼,免得影響人家科舉發揮。
即便他們氣運如虹,可顧錦年還是秉持內心的公正。
晚宴過後。
顧錦年也告辭了。
眾人紛紛相送。
等顧錦年走後,何齋不由開口。
“未曾想到,侯爺竟如此禮賢下士,不愧是後世之聖。”
何齋開口,讚歎顧錦年的品質。
“能被孔聖欽點之人,自然不差,我雖年長侯爺幾歲,但於某感覺侯爺比於某要更加明白朝政二字。”
於益出聲道,也不由自主的誇讚顧錦年。
“於兄,倘若沒什麼事,我們二人繼續淺飲一二?”
何齋出聲,主動邀請於益繼續喝酒。
“好。”
於益點了點頭,答應下來。
如此。
到了翌日。
禮部主事,周華與李安之來了。
再有幾日便是科舉之日,他們過來是有兩件事情告知。
“侯爺,楊尚書這邊讓您準備好科舉試題,再有幾日便是科舉之日,不能耽誤。”
周華諂笑著開口,告知顧錦年這件事情。
“明白。”
“我今日會去一趟禮部,將試題告知楊大人的。”
顧錦年點了點頭。
“勞煩侯爺了。”
“還有個事,侯爺昨日是不是設宴邀請一些考生聚會?”
周華開口,這是第二件事情,提起這件事情,周華聲音有些平靜,略微低著頭。
“怎麼了?”
“有人彈劾本侯嗎?”
顧錦年略顯好奇道。
“回侯爺,御史臺有人彈劾侯爺,說侯爺身為禮部郎中,私下與學子見面,有些違制,不過楊大人已經出面說明,說是侯爺乃為讀書人,是孔聖欽點的後世之聖,見一見讀書人,也在理。”
周華出聲,告知顧錦年這件事情。
聽到這話,顧錦年點了點頭。
不過他也意識到了一件事情。
踏入官場後,自己一舉一動都要被察覺。
御史臺所作所為,顧錦年不氣,這是人家的職責,有問題就指出來,你能解釋最好,解釋不清就是有問題。
而且御史臺也不是針對自己,只要入朝為官,誰都針對,有人監督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