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若是大夏皇帝願意議和的話,無論如何,需再加一萬萬兩白銀。”
“這銀子,必須要讓大夏出。”
匈奴王高高在上道。
他也來了怒火。
這回兩大王朝的使臣沒有說什麼了,因為顧錦年的確過分。
如此。
陳松也不廢話,立刻安排人前往大夏王朝,去問一問大夏皇帝。
而與此同時。
軍營當中。
宣戰的訊息,也飛快傳開。
對於之前的求和。
軍營內屬於各有爭議,有人自然希望不要開戰,安安靜靜最好,但大部分人其實對於這次議和並不滿意。
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將士,一部分是想要建功立業。
對於將士來說,想要提升地位,就只能透過戰爭,和平年間基本上就是熬資歷,而且熬個十年二十年,最多就是提升一級。
這還是級別不高的,要是高一點,基本上沒有希望。
而另外一批人,他們的父輩,就葬身在邊境之戰當中。
他們繼續參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為父親報仇,或者為家人報仇。
自然主戰的心思濃重。
眼下,聽到要開戰後,軍營內熱火朝天,大部分人讚歎顧錦年不愧是鎮國公的孫子。
少部分人感慨,但並沒有什麼怨言。
無非是覺得可以和談,最好以和談的方式解決。
軍營內。
楊開望著顧錦年,心情有些沉重。
他其實猜到顧錦年一定不會和談,但沒想到的是,顧錦年竟會是以這種方式不和談。
“世子殿下。”
“你今日所做之事,都沒有錯,但你萬不該打了李相一巴掌。”
“他畢竟是大夏宰相,此事若是傳到朝堂當中,只怕會惹來巨大的爭議。”
“朝堂當中,有諸多官員,都是李相的門生,而且天下各地,也有不少商人,也是李相的門生,不應當得罪李相的。”
楊開出聲。
認為顧錦年有些衝動。
李善是誰?
大夏宰相,他身後的勢力,恐怖無比,絕對不會比國公差。
得罪李善,不是一件明智的選擇。
“我明白。”
“只是,不能不得罪。”
“李善主張議和,背後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顧錦年淡淡開口。
“這......”
楊開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對於李善的行為,他的感覺屬於參半。
要說李善有問題吧,他不好確定,畢竟匈奴國開的條件,的確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