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要真正開戰了。
隨著命令下達,一瞬間整個軍營徹底忙碌起來了,所有人開始準備,搬運軍需品,牽來戰馬,一些將士更是直接開始演習兵陣。
顯得熱火朝天。
對於戰爭,有人畏懼,也有人期待,
而與此同時。
匈奴王庭內。
氣氛壓抑到了極致。
“大夏王朝,當真是霸氣啊。”
“無條件歸還十二城也就算了,居然還想讓本王賠償十萬萬兩白銀?”
“可笑,當真令人可笑。”
“是不是十三年的修養,使得大夏認為,本王的匈奴鐵騎,打不過他們大夏王朝?”
匈奴王怒吼。
王庭內,他攥緊拳頭,是真的憤怒。
再聽完大金使臣轉述之後,他氣到懷疑人生。
這一刻,沒有人再說話了。
即便是大金王朝的使臣,亦或者是扶羅王朝的使臣,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傳本王之令。”
“明日發兵二十萬,本王倒要看看,大夏王朝有怎樣的底氣。”
“憑什麼敢要本王賠款十萬萬兩白銀。”
匈奴王出聲,既然大夏王朝要戰,匈奴國也不畏懼。
“王上。”
“此番開戰,還是有些不妥啊。”
此時此刻,哈律木開口,勸阻匈奴王。
“不妥?”
“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還有什麼妥不妥的?”
“難不成真要匈奴國賠償十萬萬兩白銀給他們嗎?”
匈奴王注視著哈律木,眼神當中是怒意。
“非也。”
“王上,我匈奴國運被削,而且顧錦年還在大夏邊境沒有離開,萬一顧錦年又寫詩,削我匈奴國運,只怕對此戰不利啊。”
哈律木道出他心中的擔憂。
其實還是跟國運有關係。
議和是一件好事。
無論是對大夏王朝還是對匈奴國。
匈奴國戰力無敵,可問題是國運被削了三次,真保不準會發生什麼意外。
“可笑。”
“一個顧錦年能如何?他是削匈奴國運不錯,但國運還在,沒有傷其根基,此戰若能勝,失去的國運都將回來。”
“十萬鐵騎之下,首戰即可大捷,難不成說,就因為一個顧錦年,我匈奴國就要忍氣吞聲?”
“再者,即便是再削國運,又能如何?死戰之下,國運受到部分影響,也改不了戰局。”
“難不成說,顧錦年還能召喚火石,砸死我匈奴十萬鐵騎?”
匈奴王來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