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楊愛卿的意思是,大夏王朝,還要提防孔家記仇?”
永盛大帝淡淡出聲。
剎那間,楊開立刻拱手道。
“請陛下息怒。”
“臣絕無此意。”
“臣.......”
說到這裡,楊開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陛下。”
“楊大人絕無此意。”
“臣認為,各大王朝都在針對孔府,雖牆倒眾人推,可大夏王朝完全可反行其道,如此一來,天下讀書人便會覺得,我大夏王朝終究是禮儀之邦。”
“而對孔家來說,這是聖恩浩蕩,會銘記於心,至少百年內,孔家一定會牢牢記住此事。”
“再者,孔家如今乃是孔正代持傳聖公之職,孔正乃是聖人欽點正儒,如若打壓,終究是不好。”
李善開口。
為楊開解釋。
隨著李善的聲音響起。
其餘幾位尚書,也連連附和。
只是,永盛大帝並不在意。
但他沒有說什麼,只是過了一會,永盛大帝開口。
“查不查孔家,再說。”
“不過,由禮部下旨,大夏王朝,所有書院,不可由孔家人擔任院長,如若與孔家關係極好,責令主動卸職,有一定關係,換去其他書院,降職為夫子即可。”
“再有,大夏儒生啟蒙書,更改為國學,往後大夏科舉,孔聖之道,三次一輪。”
永盛大帝開口。
嚴查孔府暫時放一放,但這些事情要做。
大夏儒生啟蒙書,乃是孔聖之學,正是因為如此,對於這些懵懂無知的學童來說,從接觸書本的第一刻開始,孔家的種子就已經紮根於心了。
還有大夏科舉,出題必須要與孔聖有關,也正是因為如此,孔聖之道,捆綁了讀書人。
這也是孔府的底蘊之一。
以前,沒有任何王朝敢取消這個,但現在可以取消。
一但取消,對孔家來說,打擊更加恐怖,但對於一個王朝來說,就是真正的集權。
“陛下,禮法改制,萬萬不可啊。”
楊開出聲,他第一時間不同意。
只是,當他看到永盛大帝冰冷的目光時,楊開沉默了。
其餘幾位尚書包括李善,都沒有繼續開口。
原因無他。
這跟他們沒有太大關係,亦或者說,他們知道永盛大帝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說與不說,都不會影響最終結果。
“先處理書院。”
“明年再更改啟蒙書。”
“等這一次科舉之後,下屆換題。”
“朕不想說第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