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著說道。
而鎮國公也認認真真觀看文章,大約一刻鐘後,顧老爺子不由深吸一口氣。
“定國之策啊。”
“當真是定國之策,未曾想這短短不足千字,竟然將歷代王朝核心之處說出。”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好一個民為貴啊。”
鎮國公開口,他不覺得這篇文章有什麼問題。
而且符合大夏國意。
為何?
因為當年太祖就是普通百姓起義,最在乎的就是百姓。
永盛大帝得位之後,更是處處效仿太祖,將太祖國策一項項發揚光大。
自然,這篇文章若是在後世之君眼中,可能會惹來麻煩,畢竟君王第一。
可這篇文章在永盛大帝面前,就完全不同,簡直是深得君心。
自然,鎮國公會說出這話。
“所以朕才說,錦年像朕,朕記得曾經的時候,好像是錦年六七歲時,朕就說過民為貴這句話,沒想到錦年這孩子記住了,哈哈哈哈哈,不錯,不錯。”
永盛大帝再一次自誇道。
而一旁的鎮國公卻沒有理會,而是看著文章,心中有諸多想法。
顧錦年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將百姓放在第一位,註定自己這個孫兒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他隨太祖一起起義,雖不是第一批,但也是窮苦人出身,打心底其實對權貴二字並不喜歡。
而錦年的想法,也深得他意。
因為臣子最大的底氣,不是皇權,而是民意。
站在百姓的處境,為百姓去做實事,那麼將會鑄造出一柄鋒利無比的劍,無論是殺敵還是自保,都綽綽有餘。
錦年能想到這一點,他真的很滿意,極其滿意。
“陛下,這文章老臣能否帶走?”
鎮國公開口道。
“不行。”
“朕回頭讓人抄錄一遍給你。”
“這文章朕要表彰起來。”
永盛大帝開口,而且直接讓鎮國公退開,小心翼翼地呵護文章,生怕有半點損失。
“小氣。”
顧老爺子心中冷哼一聲,大不了讓自己孫兒重新抄一遍不就行了。
“陛下。”
“那老臣先行告退了。”
顧老爺子開口,既然勸不動也就算了。
“行,回去讓錦年來趟皇宮。”
“朕頗想念他,不過大夏書院也在即,看錦年是什麼意思吧。”
永盛大帝提了一句。
而顧老爺子只是點了點頭。
便緩緩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