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兒這些年當真是苦了他,一直隱藏,為讀書之事,沒少被你們訓。”
“我就說了,年兒聰明的很,你就一直看年兒不順眼,現在沒錯吧?”
得到肯定的答覆,李氏不由出聲,既是心疼自己的兒子,這些年來平白無故挨訓,又是心疼顧錦年藏了十年,從小便為顧家考慮,但更多的還是開心。
誰不希望自己兒子有出息?
“對對對。”
“夫人教訓的對,夫人教訓的對。”
“夫人,我先去外面一趟,年兒估計晚上就要回來了,府內得張羅,可要讓伱忙活了。”
顧千舟興奮道。
顧老爺子去請人,他也要請人啊。
自己兒子這麼有出息,不拿出去宣傳宣傳,他憋不住。
“行。”
“不過府內的事情,讓王管家來張羅。”
“我要去一趟宮內,給母后報喜。”
“這等好事,一定要告知母后。”
李氏開口,決定去宮內一趟,報個喜。
“好。”
“那夫人著累了。”
“我先離開。”
顧千舟點了點頭,他知道皇太后十分寵溺顧錦年,如果皇太后知道這事,對顧錦年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就如此。
顧千舟離開,李氏也立刻安排馬車,朝著宮內走去。
而小溪村的事情,也徹底在京都傳開了。
可以說,訊息傳來,京都上上下下震撼沸騰。
誰能想象得到,被他們一直視為紈絝子弟的顧錦年,竟然能寫出千古文章。
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很快,有人誦唸起顧錦年之前所著的詩詞。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一時之間,許多人恍然大悟,明白顧錦年其實並非是紈絝,而是一直藏鋒。
今日徹底放下一切,著千古文章。
惹來無數百姓震撼。
更主要的是,顧錦年的風評,也發生了一面倒的情況。
顧錦年最大的爭議是什麼?
就是調戲禮部尚書孫女,可這件事情本身就撲朔迷離,如今隨著顧錦年千古文章著下。
再也沒有任何懸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