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天龍八部》劇組的主動爆料,楊逸會功夫的訊息傳得沸沸揚揚,甚至後面傳著傳著,在有些蹭熱度的自媒體那裡,都出現了楊逸扮豬吃老虎,在美國街頭以一敵十,打跑一群黑人混混的故事。
楊逸的粉絲們本來是很高興看到這些的,自己喜歡的明星不僅才華橫溢,還身手不凡,她們也覺得與有榮焉。
但後來的這些離譜的小作文,讓她們看得都覺得難以置信。
才練不到一年的功夫,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而且,會功夫的人真的可以以一敵十?赤手空拳可以打跑那些可能懷裡揣著武器的黑人混混?
但凡是一個智商正常的人,都會產生這樣的懷疑。
更不用說,她們還能看到像楊逸深受師公袁魁的喜愛,接受醍醐灌頂傳授了幾十年內力之類的情節,感覺看的不是新聞,而是在悅讀網站上連載的網路一樣。
“沒有這麼離譜吧?楊老師真的能一個打十個?”
“楊老師的功夫水平能有多高?跟UFC的職業拳手也能一較高低嗎?”
“真的有傳輸內力的這種事情嗎?還是楊老師吃了什麼靈丹妙藥?”
有不少將信將疑的粉絲跑到木木影視的官方微播下面詢問了起來。
同時,有不少健身圈、武術圈的網紅們看到了蹭熱度的機會,就假惺惺地用“粉絲要求”的藉口,在各個短影片平臺上向楊逸喊話,說想要挑戰他,看看他是不是有真功夫。
“這個事其實你不用澄清,大家樂意去討論,說明我們《天龍八部》這部劇很火,激發了大眾對武俠、對武術的熱情。而且網上這種,本來也就是一時半會兒的熱度,等過一段時間,自然而然地就結束了。你像前幾年在網上直播跳健身操的劉叔叔,他不是掀起了全民跳操的熱情嗎?但這也只是維持了一個月左右,後面能堅持下來的也沒幾個人。”
樂澤翰正好也在橫店,他跟楊逸聊起這些逐漸跑偏的網上傳聞,說完還勸楊逸不要理會,不管是瞎編小作文的自媒體,還是那些蹭熱度的網紅們。
“跟你約架的那些網紅就更沒有搭理的必要,他們想跟伱拍影片,想要的壓根不是誰更牛逼的結果,而是網上的那點熱度,能跟你打上一把,肯定是會受到全閘道器注的,贏了輸了他都能漲粉。真要打,那咱們也約一個大的,收他幾百萬的出場費.”
樂澤翰說到後面還嘿嘿一笑。
別看他都快三十歲了,到現在還是以前那樣跳脫的性格,嘴上說著讓楊逸穩健,說不定心裡也想看楊逸和別人打上一場八角籠呢!
“你是不是也覺得我能以一敵十?赤手空拳打跑一群黑叔叔?”
楊逸沒好氣地翻了翻白眼。
“這不好說,你要是有吃過什麼百年靈芝,千年人參,功力大增的話,可能真的有戲!”
樂澤翰開玩笑道。
“就是會有你這樣肆意玩梗的情況,我才要掂量掂量!是不是放任不管的話,這樣的小作文就會給對武術很感興趣的小朋友帶來誤會!像我們拍的《天龍八部》,從內容層面來看,其實也是存在很大誇大的成分,容易誤導武術愛好者,讓他們總想著一步登天,不勞而獲。”
楊逸搖了搖頭。
“不會吧,《天龍八部》就只是一個武俠,是一部武俠電視劇而已。大家都清楚,藝術創作嘛,誇大一點很正常。你看那些仙俠、玄幻的作品,對,你還寫過網路,都知道這些誇大得更多,動不動就飛天遁地,總不能每個作品都要解釋一遍吧?”
樂澤翰聽楊逸的意思,好像想就這個事對外發聲,他不由地愣了愣。
楊逸不是這種性格啊!
網上關於他的謠言多了去,也沒見他理會過,甚至連罵他的新聞,他也沒回應過。
怎麼這個事就想管一管呢?
“倒不是要解釋,我是覺得,作為一個習武之人,而且還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有必要向對武術感興趣的網友們,尤其是有志向去學好武術的小朋友們,講一講武術是怎麼練的,降低網上那些亂七八糟的小故事,還有我拍的這些武俠劇造成的不良影響。”
楊逸以前還沒有這個覺悟,但自己現在學了武,而且還看見了包括師傅鄧興勇、師傅的師傅袁魁,以及其他老一輩武術家為武術傳承和傳播做出的貢獻之後,他也覺得自己應該做一些什麼。
“你打算怎麼弄?讓我們公關那邊給你發一個公告?還是給你錄一個影片,讓你來講一講這些內容?”
樂澤翰撓了撓頭,有點拿不準他想做什麼,或者說想做到什麼樣的程度。
“只是發一個公告,或者說錄一個影片,效果上應該說是比較一般的。而且我光是講怎麼練武,這也很枯燥,大家估計都不想看完。但如果是像《楊逸的導演實拍課》這樣的紀錄片式的節目,他們可能更願意接受。而且有對應的電影或者電視劇作品,可能會有更多的觀眾,因為看了電影、電視劇,所以對它拍攝過程中的武術指導、武打動作很感興趣,從而過來看我們這個節目,反過來能夠幫助我們宣傳武術,幫助大家理解武術的作用!你覺得這樣可不可行?”
楊逸也是臨時想出來的辦法,還是受到《楊逸的導演實拍課》的啟發,便跟樂澤翰商量起來。
“你這麼說,我倒覺得可行性比較高,就我個人而言,確實會有興趣去看一看這樣一個節目。不過,逸哥,你的意思是,你是要等你拍武俠片的時候再搞這樣的節目?比如說明年拍《神鵰俠侶》的時候,我們再找像悅視的辛導她們這樣的團隊來幫你拍《楊逸的武術指導課》之類名字的節目?”
樂澤翰反應得很快。
“對,肯定是要等拍《神鵰俠侶》的時候再搞這個節目,現在咱們沒有這型別的專案。你覺得會不會太晚?太晚了的話,科普的效果會不會大打折扣?”
“有點晚,等你拍《神鵰俠侶》,而且等《神鵰俠侶》播出,你這個《楊逸的武術指導課》播出的時候,估計大家都把《天龍八部》忘得七七八八了。到那時候,誰知道網上會是什麼樣的一個輿論氛圍?就跟劉叔叔搞健身操一樣,他現在直播繼續跳健身操,哪裡還有那麼多人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