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楊逸的動作又讓他略感驚奇,不由地定睛觀察,才發現這小子居然把他在砸扳手前比劃的通背拳套路給模仿出了五六成的架子。
是的,只是花架子,楊逸的基本功幾乎為零,一動起來腳步就不穩。
鄧興勇是胳膊隨著身體轉動,勁力是一層層地遞進上去。
楊逸卻是被他自己甩起來的胳膊帶得左晃右移,最後弓步的時候,雙腿也是跟抖糠一樣顫抖著,這種通背拳一看就沒什麼殺傷力。
但問題是他模仿出來了啊!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鄧興勇有些難以置信地發現,楊逸好像還把一些動作細節模仿到位了!
通背拳其實是模仿長臂猿的動作而誕生的一門武術,它的技術要點就是放長擊遠,換句話說是有多遠打多遠。
而且剛才他都只是示範一下,還沒來得及教,右拳左拳左掄背右劈掌,動作之間的組合是有講究的,並不是像有些學員誤以為的把胳膊甩到自己的身上去。
楊逸居然打對了動作,也確實是放長擊遠,胳膊掄起的幅度夠大,劈掛出去的勁力夠遠。
就好像一個你覺得他只是一個從來沒上過學的普通人,看一眼學霸考試,自己卻像模像樣地能把一些高分題目的答案寫上去一樣。
當然,只會抄高分答案也沒用,因為大題的答案寫上去也得不了多少分。
楊逸把通背拳的招數“誤打誤撞”地模仿出了幾個精髓也沒用,他的下盤還是不穩,打出的拳頭也是軟軟綿綿的。
只能是勾起了鄧興勇的注意。
這個發現,有些勾人,好奇心被激起來的鄧興勇忍不住走了過去。
“楊逸,你以前學過通背拳嗎?”
鄧興勇沒有喊楊逸“楊導”,是因為楊逸堅持不讓大夥兒這麼說,更不讓鄧興勇這麼說——他在這部《天龍八部》裡就不是導演,跟大夥一樣就只是一名普通的演員。更何況,在鄧興勇面前,他還只是一名普通的學員呢!
“鄧老師,沒有學過,今天還是第一次接觸。”
楊逸老實地回答。
“這就怪了,你打的動作還不錯。可惜你演的是段譽,一陽指、六脈神劍、凌波微步都只是擺擺架子,耍耍帥的功夫,不然我說什麼都得給你設計一套對打的套路!”
鄧興勇說著說著又有些遺憾。
以他剛才對楊逸耍的通背拳架子來看,楊逸應該是全班人中最有希望短時間內練出來的演員。
當然,這個練出來的意思不是說楊逸在短短一個月內就可以出師去打架了。
練出來的依舊是花架子,內行人一看就知道不堪一擊,但在鏡頭下還是可以表現得虎虎生威,能夠讓普通觀眾看不出什麼破綻。
“鄧老師,雖然這部劇不一定用得上,但跟您學習總歸是有幫助的,說不定下一部電視劇,或者電影,您也能給我設計幾個厲害的動作。”
楊逸看似在恭維,其實說的都是實話。
段譽可能用不上,楊過用得上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