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遍佈空間的雲煙霞霧,無論形態淡逸飄渺也好,或渾密厚重也罷,雖是觀之真切,觸之潤溼,然唐易卻心中明晰,此風光應非自然形成,只是無論怎樣神念探究,亦找不出絲毫破綻。微細之間,亦乃實物,於真無異,不知是何等大神通者,才得以造化出這以假亂真的景象。
如此徑直前行,唐易並未得遇任何生靈,也再未得見金色雲團,除了羊脂玉淨瓶外,竟是一無所獲。雖是如此,也令唐易心滿意足,畢竟此等寶物,即便在太玄仙門,也並不多見。
……
……
……
雖不知確切時日,唐易行進路程怕也有數萬裡,其間倒與周從文溝通交流過一次,但二人均未得遇他人。
據周從文所言,這秘境之大,似是無邊無際,然又不明方向,若要兩熟相遇,不亞於大海撈針。
除非起初便一同入內者,否則不易相聚會面。
唐易心中一動,明顯感覺此次非同尋常,自身與一眾絕頂宗師,皆不是由信物入內,除了靈樹一直隨同自己外,其它幾位至今也未匯聚。
至於靈樹為何會隨同自己,怕也是當時為助其化妖,自身所留一道本源氣息之故。
……
……
從飄蕩的翩翩雲霧中穿行而過,唐易灑脫自如,悠悠信步前行。雖並未刻意謹慎步態,也不曾惹起一絲煙霞波瀾,其形雖實,卻也如輕雲淡煙,圓善融入此方此景。
路途漸漸不再平緩,變得有些起起伏伏,原本坦蕩如砥之行道,現今倒似山川之路,崎嶇不平。
就在不遠處,一座山峰肅然而立,此峰極其高聳,仿若直通天穹。
唐易止步不前,立於其下,宛如螻蟻。
抬首望去,窮盡目力,卻依舊望不到峰頂,高聳之巔已被雲霧遮掩得彷彿一片虛無,不能被目光所破,甚至於唐易神念之中,亦成渺茫昏昏,窺視不到任何景象。
這便有些恢詭譎怪,雲霧再為厚重,本就不能遮擋神念,更無可能因高度而令唐易神念觸及不得。
此山即便再高,也逾越不過唐易的神念。
即使如斯神秘,唐易也不曾猶疑,索性從山腳徑直登往山巔。
剛剛踏入其上,手中的玉淨瓶便閃爍出溫和的光澤,流轉變幻不停不歇,似是喜悅,似是期盼,如此異像,引得唐易更為好奇。
這山峰雖是巍峨,卻全然青巖構成,形態如同刀劈斧鑿,無有任何草木生靈,若論景色,實在是單調的緊。不過唐易此番也非為賞景遊玩,是故並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