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爽的趙龍騰開口催道:“趕緊把你的詩撂出來,顯擺完趕緊走,怎麼說今天起來盡是烏鴉在飛呢。”
趙天翼欲言又止,很想說早上看見烏鴉可能是要死人而不是心情差……
古贇擺擺手,“不急不急,羅姑娘的茶我還沒喝上呢,呵呵,還是天翼先說說那三首詩詞讓我們鑑賞一下。”
見這事過去,趙天翼舒了口氣,連忙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三首詩詞他背不下來,都有寫出來了,遞給了自己的爺爺。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趙龍騰輕聲讀了出來,品味一下,再次品讀幾次,時不時的呢喃著什麼,隨後一拍木桌,大叫一聲“好!”,嚇了趙天翼一跳,隨後緊張的盯著重拍桌子的手,有些後悔把這詩詞拿過來了。老年人身體最是脆弱,萬一這手傷到那就罪過了,就算爺爺沒說什麼,其他人肯定對他印象變壞的,畢竟爺爺的手是他的原因引起的。
古贇捋了捋白鬍子,也點頭說道:“是好,字簡意深,即可淺解也可深思,這絕句非常不錯,適合開智的小孩讀。”
幸好柳哲不在這裡,不然非跳起來抓住他手說伯樂不可,這詩在另一時空可不就是小學啟蒙詩嘛,記得老師劃重點必背來著。
看過一首,不由對下一首產生了期待,沒心思對《春曉》多想,古贇催促著,“下一首,下一首是什麼,先看完再細思。”
“嗯。”趙龍騰點頭應了聲,他正有此意,目光就看向了下一首,“詠梅——蔡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這……這是梅花言志,詠物寓人!?”
趙龍騰暗翻白眼,這不是明擺著嘛,這表現出不自信的樣子算是怎麼回事。
“看來這創作者對寫物很有心得啊!兩首都是有關於景物的,只不過一首寫景、一首景緻寓人,不過感覺這首《詠梅》把“蔡”改為“吾”更好。”古贇又說話。
“別急,還有一首呢。”
趙龍騰再次拿起紙張,“叫《歲暮》,歲暮遠為客,邊偶還用兵……”
“這……”兩位老人都有些摸不著頭腦了,如果這詩是在古代還算貼景,但放在現代,好像不是很合適啊,這寫了三首詩的人到底怎麼想的,為什麼要寫這樣一首詩,兩人有些猜不透。
趙天翼看出了兩位老人的糾結,他是個聰明人,轉念一想就大概猜到了所思所想,小心翼翼的解釋道:“這個…這個作者是一位網路作家,這三首詩就是為了配合寫網路寫的,那的背景相當於古代。”
頓了頓,又加了句:“說不定以後還有更多的詩詞出現的。”
“什麼??”
“什麼?詩人去寫?”
兩位老人雖然說的話不同,但表達的意思差不多。
趙天翼吐槽:“不應該是作家寫詩詞嗎?”
“把事情跟我說清楚,細細的說,不要漏了。”趙龍騰緊盯著自己的孫子,眉頭緊皺。一個好好的詩人去寫什麼啊,丟份!一定要把他拉回來,回到寫詩詞的正途上,相信有我和老古的推薦,比那寫的前途不可與日曰。
趙天翼被看得頭皮發麻,老老實實的把相關的事情說了一遍,當然,他喜歡的事情沒有說,只說是朋友看見了,知道他喜歡詩詞,所以推薦給他的。
聽完的兩位老人感覺人生觀不夠用了,寫詩詞竟然只為了寫好?還是“沒營養”的網路,這是侮誤入歧途啊!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