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出乎意料的救援
激進派的計劃邏輯沒有問題。
蟲群數量龐大,但其低等蟲族很容易被消滅。
普通民眾只要接受了一定訓練,會使用槍械。便能很輕鬆消滅單隻低等蟲族。
更別說戰場經驗老道的人類士兵,以及資深的拾荒者了。
只要彈藥足夠且保持安全距離,他們都能消滅不少低等蟲群。
靈能者們更不用說了。
所以在戰場上,人類和蟲群的戰損比,很誇張。
除非彈藥耗盡,或地形劣勢。人類守軍,往往都能消滅數十倍的蟲群。
但因為弒殺蟲群吞噬生物質的特性,蟲群的數量與日俱增。強度也愈來愈高,誕生出的高等蟲族也愈打愈多。
人類好不容易消滅了數量是自己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蟲群。
下一次,或許就要面對上千倍的蟲群數量了。
被擊破的庇護所,都是在連綿不斷的蟲群圍攻中。
露出了破綻,從而被撕碎的。
蟲群在獵殺了足夠的人類後,便開始吞噬死去同胞和人類的屍體,然後誕生出更多的蟲群!
除非徹底切斷蟲群吞噬生物質的能力,否則人類遲早是會被耗死的。彈藥終會耗盡,體力和靈能也會枯竭。
比如,戰蟲,獵殺蟲,深淵蠕蟲,軍師蟲。
這種高等和精英蟲族,精銳的夜不收能較為輕鬆的擊殺它們。
但若是數量多了起來,十隻,五十隻,上百乃至上千只一同出現。
連隊長級強者都有可能被硬耗耗死。
真要到那個時候,狂王出手都無濟於事了。
所以,激進派的想法便是在蟲群發育之前,以最快的速度消滅大量蟲群,並燒燬所有戰死人類和蟲群的屍體。
這將動用災霧外,來自一號、二號邊境城,以及後方城市熔岩礦城的大量援軍團和靈能者。
這會讓災霧內的人類和蟲群的戰力比例傾斜反轉。
直接以碾壓的力量,主動攻擊蟲群!
只要蟲群無法回收生物質,它們就無法越打越多,到最後,災霧主宰只能成為光桿司令。
人類找到它,圈踢它,便能鎮壓災霧,甚至俘虜一隻災霧主宰!
但這個計劃的代價則是,外界的人類大部分力量進入災霧。
那外界虎視眈眈的禁區可不會幹看著。
直接大軍壓進的可能性很大。
沒準人類把災霧鎮壓了,出來一看,得,巨城都被摧毀了。
所以,保守派認為激進派的計劃太為保守,耗費的代價和時間也太大了。
合著這才是保守派的含義?
保守派認為這個計劃需要的人力太多,風險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