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瑛看著沙盤輿圖,片刻之後方才問道:“鎮海衛可曾有失?”
呂法憲搖了搖頭道:“目前還未收到鎮海衛兵敗的訊息。”
“分做兩路吧。”
賈瑛指著沙盤輿圖說道:“其一,將鎮海衛調離蘇州陸上,與附近各所退守崇明諸島,必不能使鎮海衛這支水師盡喪敵手。只鎮海一衛,便有大小戰艦八艘,如果這些炮艦落入賊手,那咱們可真就抓瞎了。還有崇明諸島也不容有失,一但失守,賊人從蘇州崇明諸島,沿江西進,一直到南京,一路便暢通無阻了。”
“另外,先行抽調距離最近的江陰、丹陽兩衛兵馬趕往蘇州,若能將賊人堵在松江府最好,若是不能,也要把他們拖在蘇州。如此一來,北面有鎮海衛以及崇明諸衛所據江而守,南面就是杭州府,這樣兵亂就不至於進一步擴大。”
“另外一路,由湖州進逼杭州,湖州府有封山馬場,必然是要救援的。另外,還要調集地方衛所兵馬,進入廣德、寧國、徽州府,不必冒然出兵,只要他們能保證不讓叛匪流竄到南直隸南部地區,就算是大功一件。”
“最關鍵的問題是,選派誰人為將。這兩路兵馬,需要兩名主帥坐鎮維繫大局,前方又可分坐三路前鋒,也就是說需要有三名得力的敢戰之將。”
《劍來》
林如海與呂法憲二人聽罷點了點頭。
只聽林如海說道:“蘇州府那邊,我親自去督戰吧。湖州至杭州一路,瑛兒,還要勞你冒險一次。”
賈瑛點了點頭,沒說話,他本來也有此意。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林如海與他,也算是半個父子了吧,有未來的老丈人在後面守著,賈瑛也安心。
“南直隸這邊,就由呂大人坐鎮吧。”林如海看向了呂法憲。
對方是南京兵部侍郎,現任的主事官,不可能繞過對方的,甚至林如海都要退一步,讓呂法憲坐鎮中樞。
“至於選派將領......此事,還得由呂大人保舉。”
呂法憲對於林如海的安排也沒什麼意見,他雖是兵部侍郎,可卻從未經歷過戰事,真要他去蘇州,或是帶兵去杭州平亂,他也不敢接這個差事,一不小心就會葬送小命的。
林如海身為欽差,去蘇州也再合適不過。
至於賈瑛,呂法憲也是沒少聽過他的名頭的,有北境一戰在先,沒人會懷疑這個年輕人的能力和膽魄。
呂法憲在南京養老也有些年頭了,自然有自己的親信,當即便推薦了幾人,將此事定下。
“還有一事,依你們看,此次叛匪禍亂浙江,你們認為他的是想造反,還是僅僅為了劫掠?”林如海向兩人問道。
呂法憲沉吟片刻後,開口說道:“那要看咱們怎麼應對了,如果能把他們堵下海,那就是劫掠,如果不能,恐怕他們會趁勢而起啊。”
林如海點頭,表示認同。
賈瑛卻不這麼認為,起碼對於這些叛匪造反一事,不怎麼看好。
大乾,還沒到日薄西山的程度呢,定奪就是一場鬧劇,恐怕連當初的白蓮教都不如。
無他,白蓮教,在西疆四省有群眾基礎,許多百姓都是白蓮聖母的教徒,信奉真空家鄉。
可這些盜匪有什麼呢?
沿海地區,沒有戰略縱深,背靠的就是大海,所以儘管禁海之後,許多漁民斷了生計活路,也僅僅是下海做盜匪,而不是直接豎起大旗。
其實更關鍵的,還是在於那些世家大族,他們有錢有糧,還有人,多數的叛亂背後,都有世家大族的支援。
可如今,江南的世家大族,他們會反嗎?
答桉是顯而易見的,靠這些窮兇極惡的盜匪能成事嗎?他們能捨得放棄家族幾代人積攢下來的家業,去舉大旗造反嗎?
“瑛兒,你怎麼看?”林如海見賈瑛沉默不語,對於呂法憲的話,卻沒有回應,猜測他恐怕另有看法。
賈瑛緩緩開口說道:“兩日之內,席捲了三個州府,太快了些吧。”
“你的意思是......”
“若是造反,首先要有自己的地盤,其次,以自己的地盤為中心,穩紮穩打,逐步向外擴散,一面拉攏豪強,一面收攏百姓壯大勢力,可你們看他們的做法,完全就是土匪行徑,只顧劫掠,卻不鞏固地盤。”
“而且,他們選擇的地點也有問題,浙江乃是富庶之地,百姓只要勤快些,活命不難,所以甚少下海為盜的。而福建才是出海盜的大省,他們不挑選有親族基礎的福建,反而轉向浙江,這本身,就不是長久之計。此刻若他們再行迴轉攻打福建,也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