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整日教導別人修佛,自己卻忘了修心。這一戰,我輸的不冤。”
既然是自己說的可以帶神器,佛祖就不會在事後斤斤計較。
敗了,就是敗了。
這點擔當,他還是有的。
陳摶也沒有得寸進尺,這一次的勝利,他和劍神各自有一半的功勞。
他不需要因此自卑,也不會因此產生自傲的情緒。
他只是平靜的衝佛祖點頭:“我贏了,這件事,就按照我們制定的規則玩。”
“自當如此。”佛祖沒有耍賴的意思,並且當場就定下了人選:“靈山人才濟濟,但是大都靜心修佛。此等費心之事,我也只能儘量安排。既然人選不宜過多,便按照九州道兄所言,以我二弟子金蟬子為首,鬥戰勝佛為第一護法,再譴淨壇使者、金身羅漢和八部天龍隨行。”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是佛祖的鐵桿嫡系。
離開靈山前往九州弘揚佛法傳授真經外加降妖伏魔,不管陳摶和佛祖他們的本意如何,這件事本身就是大功德之事。
如果真能圓滿完成,四個凡人真的有可能立地成佛,就不用說原本就是高手的幾人了。
這確實是個苦差事,但是也是個美差,就看佛祖派出的人能力到底如何了。
對於佛祖的安排,陳摶沒有異議。
“佛祖考慮周全,只要他們平定妖亂,讓九州恢復和平,我們對靈山的進駐鼓掌歡迎。”
陳摶代表九州武神,與佛祖一起發下心魔大誓。
他們都不擔心對方會變卦。
佛祖是相信九州武神的誠意,而九州武神一方已經看出來,佛祖準備撇開其餘幾位真佛單玩。
這是他們樂見其成的事情。
雙方約定儘快開啟降妖一事,便分道揚鑣。
看到九州武神回到神州城,觀音菩薩十分不甘:“就這樣和他們妥協?”
佛祖看了看自己的斷掌沒有說話。
能怎麼辦?
他也很絕望啊。
都已經摺進去一隻手,總不能再搭上半條命。
佛祖只能口喧一聲佛號:“我佛慈悲!”
打不過別人,自然就要慈悲為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