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高博士還有這段歷史?”
“我士的表情好尷尬?”
“當然尷尬,我估計程博士都已經忘了。”
太學~生們議論紛紛,他們總算是明白了高大全為什麼會一直對二程表現的這麼敵對。
而程頤本人,甚至產生了一絲的懊惱情緒。
如果自己當初對高大全不是那麼的目中無人,表現的稍微和藹可親一點,今天是不是就不會和高大全為敵。
如果能夠把高大全收為自己的學~生,那將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可惜,這些都只能生在臆想之中了。
如果程頤知道高大全剛從的一切話都是胡謅的,肯定會選擇狗帶。
說的那麼聲情並茂,甚至把很多人都說哭了的勵志故事,到最後居然是假的?
誰能想到?
高大全就是這樣的沒有節操。
不過程頤本人過去所接見的學~生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完全無法查證。
而且他對於一些沒有名氣的學~生,的確是完全忽視的。
所以這件事情完全就全的一張嘴,他說生過,那就一定生過。
可以想象,從此以後,高大全的成長史將會變成一部勵志史。
短短几年時間,從一個當初向程頤請教問題的小人物,變成一個讓二程全力以赴對敵的大賢者,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成長度?
朱熹也被高大全感動了,他一臉堅定的對高大全立下了軍令狀:“博士,學~生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說完,他就示意電視臺的人,可以開始了。
本來是沒有多少人期待朱熹講學的,在所有人眼中,朱熹都是一個打醬油的,今天的主角是二程和高大全,最後的決勝也肯定要全的表現如何。
但是經過高大全剛才的那一番強行表演,朱熹總算是撈到了不少存在感。
很多人都被勾起了興趣,他會不會是第二個高大全呢?
今天他會一鳴驚人嗎?
帶著這個期待,很多人都仔細聽了朱熹的講學。
不過只聽了五分鐘,很多人就失望了。
二程也露出了自信甚至不屑的笑容。
因為朱熹所講的內容,完全就是對程顥剛才所講內容的複述。
縱然理論更加豐富,解讀更加精準,但是畢竟和程顥有先後之別。
這樣一前一後的表現,難免會讓人認為,朱熹只是在拾人牙慧,不過是在程顥學說的基礎上加了一些自己的解讀。
如果憑此就想越程顥的話,那簡直太過天真了。
“我還以為會是什麼一鳴驚人的大人物呢?原來只是一個銀樣鑞槍頭。”
“也不奇怪,畢竟朱熹本來就是程博士的弟子,他們學說有近似性,也是可以理解的。”有些太學~生向周圍的人解釋道。
很多人還不瞭解朱熹的來歷,但是太學~生們自然是明白的。
而且他們的學識也比尋常人高出一大截,隱約間已經聽出來了朱熹所講的內容,其實並不是完全的對程顥學說的複述。
如果準確的說,朱熹所講的內容,更像是對程顥所講內容的擴充。
程顥剛才很多沒點到的點,都被朱熹補上了,甚至能夠自圓其說。
只不過他們也不敢肯定,只是隱約有這種感覺。
直到——“亮了,亮了。”
“我去,我沒眼瞎吧,這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