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司馬光全部站在了儒家大義之上,而這些觀點,是儒家一直以來宣揚的普世觀點。
他們不想接受,但是從小接受的教育讓他們又不能反對。
所以,他們很糾結,行走在道路的分叉口,不知道下一步邁向何方。
這是一個迷茫的年代,也造就了一代迷茫的人。
高大全是清醒的,他看的很清楚,司馬光這樣做,絕對是歷史的退步。
只不過司馬光的勢力太過強大,他需要找一個破局點。
這個點,高大全也已經想好了。
“貞娘,你去收購一個雜誌社。”高大全將張貞娘叫了過來,交給她一個人物。
“雜誌社?”張貞娘有些奇怪,“報紙行業是在走下坡路,你收購雜誌社做什麼?”
在網路時代,紙媒必然會受到衝擊,這是毫無疑問的。
不過在九州,網路還沒有普及到地球的程度,而且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偏愛紙媒的。
這也是高大全要收購紙媒的原因之一。
“我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粉絲也已經有三百萬,不需要再借助網站宣傳。不過紙媒在很多人眼中依然是不可取代的,很多時候,在紙媒上寫文章,含金量比起在網路上更大。”高大全解釋道。
頓了下,高大全又繼續道:“錢不是問題,我需要一個完整的行渠道,保證這個雜誌社的報紙能夠行到江南各地,如果能夠行到其他州,那就更好了。”
張貞娘聽懂了高大全的意思,不過她依然不建議高大全這樣做。
“雜誌社盈利能力一直很低,如果按照你描述的規模,這一次收購金額至少要幾百萬。想要盈利,可能幾年之內都做不到。”
張貞娘並不是花瓶,嫁給林沖,掩蓋了她本身的才華。
在文學方面,她自然不及李清照。
在八面玲瓏為人處世上,她也及不上自小就接受這種培養的李師師。
但是張貞娘內秀於心,最擅長的就是做一個賢內助。
她什麼都不算很精通,但是什麼都懂一點。
這樣的人,不能夠做專才,卻是天生的領導胚子——如果她命夠好的話。
不過縱然張貞娘已經算是聰慧,她依然沒有高大全這種前瞻的眼光。
張貞娘說的不錯,雜誌社的盈利能力很低,絕對算不上暴利行業。
但是,高大全要的並不是錢,而是影響力。
最關鍵的是,墨家不久之後就會推出股市,屆時有了足夠的影響力,就會換來無法想象的市值。
這才是高大全真正的算計。
“貞貞,按我說的做。我要的不是錢,而是影響力。這一次和二程的文戰能不能勝,能不能把司馬光的氣焰打下去,就看這一次你能否收購成功雜誌社了。”高大全輕笑道。
見到高大全這樣堅持,張貞娘無奈,只能依言去辦。
涉及到了文戰,那就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了。
等張貞娘走後,高大全來到自己的書桌前,鋪紙,研墨、蘸墨,用毛筆寫下了他準備創辦的報紙名字——《新青年》。
後世史書記載,《新青年》是九州文化史上一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雜誌,是舊九州時代最早的一份思想啟蒙刊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