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很重要,沒有人會懷疑這一點。
不過在今日今時,權力在眾目睽睽之下敗給了法律。
或者說,敗給了道義。
有一些人,他們也畏懼更大的權勢,但是當他們面對不公正裁決的時候,還是能夠奮起反抗。
這種抗爭精神,是應該被讚揚的。
而這些人,不應該成為權力下的犧牲品。
按理來說,今日一戰,高大全大獲全勝。
陳世美的生與死,對於他來說,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他註定會收穫滔天的美名。
可是高大全願意為了素不相識的秦香蓮母子去得罪權勢滔天的太后。
因為,這個世界需要公道,需要給世人一個相信美好的理由。
只有希望在,未來才在。
一個死氣沉沉的社會,一個等級森嚴的制度,不是高大全想要看到的。
他想要看到活力,看到抗爭,只有在這種社會里,他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
也才能夠更自由的呼吸。
而有這種想法的,絕不是高大全一個人。
否則就不會出現在高大全率先鼓掌之後,掌聲如雷的景象。
現場的圍觀群眾在鼓掌。
網路上,彈幕都在刷屏鼓掌的表情。
到了最後,甚至就連這次參加文試的那些文人都開始鼓掌。
文人的血性,已經被磨滅的差不多了。
但是總有人還在堅守。
不是所有人的膝蓋都是軟的。
太后震怒,她想要下旨,立即處死包拯,處死高大全。
可是僅存的理智告訴她,這個時候她再繼續糾纏下去,只能丟更大的人。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她不是君子,但是她不缺隱忍。
“走。”
太后起駕,皇后和趙構緊隨其後,趙構派人將已經暈死過去的柔福帝姬送到他的車中,給了高大全一個眼神,就隨著大部隊離開了。
跟著太后走的人不少,包拯鍘了陳世美,這次的風波不小。
留下來很有可能被太后記恨,很多人都因此而提前離開。
不過高大全當然不會走。
他沒有忘記,今天真正的主題是什麼。
轉過身來,高大全笑吟吟的問道:“諸位老師,這次文試,是不是學生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