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氣丫頭以為快嘴姑娘在捉弄她,頭也不抬的叫賣票,別耽誤客人進去。
快嘴姑娘連忙示意站在外面的魏人生去邊上的視窗買票。
魏人生移步過去,聲如洪鐘的對著視窗再喊買票,秀氣丫頭猛地抬眼一看,立馬吃驚啦。果然是魏人生站在外面。
丫頭立刻臉上紅霞飛,扭捏地說:昨日看到魏公子被一桌子的人調侃,心中一百個不悅,說話做事有些唐突了。今日小妹便陪魏公子在這花溪走走散心,算是賠不是啦。
魏人生白撿個美女陪著逛花溪,自然歡喜,兩人一前一後走在花溪村的觀光道上點評風景。
錦官城裡,趙玉林正在召集諸公議事,順直娣告訴大家陳宸有喜了,不日便要告假休養,吏部擬調陝西路的遊顯忠回來任職成都府路安撫使,讓鳳翔府的洪生接任陝西路安撫使。
趙玉林解釋:遊顯忠在陝西有些年份了,必須異地任職,正好調來成都做事。
諸公庚即議開。
新宋國的路、府、州一級主管原則上五年一考核,同一地方任職不能超過十年,依著這個標準遊顯忠早該調整了。
眾人商議完幾個官員的任職之後他說:工部的魏人生作為專使、參謀歷練了很久,也該放出去主事啦,他提議放去秦州暫代兩年知府,魏人生熟悉修造,秦州正好用得上,這樣的年輕人咱們要多給些機會歷練,他日或許就是國之棟樑。
諸公曉得他這是在為朝廷儲備人才,自然沒得意見。
餘大異更是鼎力支援。力陳魏人生各方面表現突出,若不是趙玉林叫多去歷練,早就跟在餘大異身後做工部副使了。
諸事議定,趙玉林敲敲桌子說;咱們都是上了一定年紀的人了,得為朝廷的下一任留心,選好接班人吶。
華嶽眉頭緊皺的說選人不易吶,他舉薦的後生,有的還沒做幾年就掉進了銀子堆裡損害國家利益,白白耽誤朝廷育人。
餘街也是頷首,這些年他們一樣的舉薦了不少人,赴任沒兩年就幹起了貪汙腐化受賄的勾當,叫他們自己都抬不起頭來。
趙玉林說識人難吶,他親自拔擢的還不是有一丟丟的蛀蟲。只要咱們秉公辦事,發現苗頭就治便無妨。
他叫餘大異給魏人生多多訓示、提點,走穩了。
散會剛回去坐下,冬梅就送來遼陽的軍報,趙玉林看到高麗國又來請求支援,叫直娣請華嶽和李梁過來議事。
幾個人坐下傳閱過軍報後華嶽不滿高麗反覆索要軍械,還想白拿不給銀子,生氣的說懶得管這些邊夷小國。
李梁也說當年大理國來朝廷交涉軍械,咱們都是賬目清楚的公平交易。高麗言而無信,咱們如何能輕易賒賬給他們?
趙玉林頷首,遙望著東邊的天空給他倆講道:雖是如此,但是要不給他們軍器,高麗國就不一定扛得住倭寇的進攻。
馮帥來信說遼陽的大半土地被高麗王朝治理多年,雖然歸順咱新宋管轄,有少數百姓還認為自己曾經是高麗王朝的子民,看到倭寇佔著高麗的西南角不走,三五成群的偷偷越過邊界去參加高麗軍打倭寇。
若是戰事再進一步擴大,戰火燒到咱們邊境,這種事件就會越來越多,必然造成遼陽路的混亂。
華嶽這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問咋辦?
咱們不能再白送軍械糧草給高麗,他們再來索要,有多少銀子還得給多少銀子,不足部分要他們寫清楚抵押借貸,限期歸還如何?
趙玉林頷首,覺得行,叫李梁的禮部召見島倭國外使加以斥責,勒令他們撤軍。再發文重申新宋的睦鄰友好政策,島倭國軍隊必須退回東洋的島上去,否則新宋國將保留出兵懲罰的權利。
華嶽性子很急,氣憤的說:還搭理那廝做甚,上次咱們不是已經發過照會,島倭國置若罔聞,無視天朝的斥責。
要打,咱們就直接用兵,暴揍那龜孫。
趙玉林聽得笑了,心道眼下的新宋帝國雖強,也沒強到能指哪打哪的地步。還得要有準備吶。
需講究謀略。
他說:咱們要用島倭國和高麗給周邊小國立起規矩,要讓他們曉得“勿謂言之不預”不說著玩的。
李梁馬上明白了,起身告辭辦差。
他給華嶽講:這叫兵不厭詐。打倭寇必須動用水師,咱們的水師還在南海宣示國威呢。
再說了,咱們新宋熱愛和平,只要高麗國能挺住,咱們就不輕易出手。
華嶽意識到自己著急了,笑哈哈的說他只顧心氣暢快,沒有國主的思慮周全。
他說:咱們當家掌舵的可不能輕易決定用兵,一旦開打,就是成千上萬人生死攸關的大事和數不清的糧草消耗。
華嶽頷首說他曉得了,還是趙國主在家的好,要是讓他來決斷,一定會立即下詔討伐島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