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大全憤恨的說:不來,都跑咯。新宋國的這招狠吶,他聽說不少富商攜帶家眷去了神威軍的控制的華亭縣,那裡正在新建上海浦,新宋吹噓哦,他日會成為國家最大的海上貿易港口。
這些人哪是去做營生,分明就是跑去新宋國啦。
戶部尚書憂心忡忡地說:不但商人在跑,連平民布衣都在跑啊。
今年,江北制定了新的扶持農工方略,官府低息貸款鼓勵栽桑養蠶,種地的還貼息貸款給他們購買農具。
貼息呀,就是無息貸款,只要那些布衣按照契約把銀子拿去購買農具種地,等到豐收之後賣了糧就只需要歸還本金。
他們還在搞啥合作社,合作社裡有耕牛,靠近邊界的移民連耕牛錢都不用出,只需要提供草料就可以使牛耕田。
一個花錢買官的鹽商說還有更甚的吶,江北的鹽場大部分被新宋收走之後那些經營不下去的鹽商他們也有扶持,人家成立了鹽業商會,凡是合法合規經營的都可以由商會擔保去銀行貸款,那個利息就比民間借貸低多啦,少出三倍都不止。
史兒子聽到的一個個都是喪氣話,氣得噗嗤一聲吐出一口老血。他狂呼:走,都走,都走了清淨。
堂下的一眾官員不知如何是好,心裡惦記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如何處置,一個個還真的開溜,小步後退著離開了府衙。
宜賓的翠屏山上,趙玉林做好了五個億的新幣出關啦。
他回到家裡見到老秀才和他娘都在,高興的說回來後還沒來得及給二老問安呢,咱們去金沙江上的叫花雞吃個飯。
老秀才還沒答應呢,靠在他身邊的趙光順卻是聽得清清楚楚,立馬跳起來誇張的“耶”了一聲,撒歡的跑出去招呼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吃叫花雞了。
他娘馬上歡喜的張羅起來。
老秀才卻是沒好氣的問他:“忙啥去了?是戰場上拼殺又受傷了吧?”
趙玉林聽出了老頭子的關心,一絲暖意湧上心頭,也不敢給他爹說實話,只講了身體無恙,棒棒的吶,是鬼谷的師傅遇上了難題,他去幫著參詳參詳。
老頭子曉得,這就涉及國家機密啦,他不便打聽,只要自己兒子身體無恙就行。現在趙家上上下下已經是幾十上百口人的大家庭,家裡的這根頂樑柱可不能有事了。
一家人浩浩蕩蕩的出門,還沒走出十丈遠城裡人都曉得三少爺回來了。
有店掌櫃站在街簷上十分羨慕的看著趙玉林的孩子們,樂呵呵的對著店小二說:看吧,多子多福啊,三少爺前後左右一大群娃,肯定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哎。
這丫的話還沒說完吶,店裡的女老闆就怒了,扯起喉嚨喊:“嘆息啥?欺負老孃是不下蛋的老母雞嗎?老孃沒生下兒子來還不是你娃不行,翠屏山講人人平等,三少爺說過的,生不出娃來不是老孃一個人的事情,嗚嗚、嗚嗚。”
這女人還當街大哭起來了。
掌櫃的趕緊過去抱住女人安撫,連說咱們已經有個丫頭啦,他很滿足啦,將來就把家業和手藝都傳給丫頭。
女人在他懷裡扭捏起來,嘟噥著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要不主君還是納個妾吧,都說多子多福,咱家人丁確是不興旺。
這下輪到掌櫃的扭捏啦,這丫肯定想啊,看到眼前似老虎的女人又膽小如鼠了。
再往大街上看,三少爺一家早已不見了蹤影。
吃完飯回家,趙玉林他娘叫去小客廳吃茶,鄭重的給他佈置任務,叫他給大哥趙玉清謀個差事來做。
這還真的把趙玉林給考住了。
正如他老爹說的,玉清大哥要想做的事,肯定不是街頭賣兩碗麵的營生,沒點體量,沒足夠的收益是吸引不住他的。
老秀才白了他娘一眼,似乎在說:看吧,老夫就說不行嘛。三兒上哪裡去給老大尋找合適的營生?
趙玉林曉得她娘難得開口要他做事,哪敢叫她失落,當即乾脆的答應下來,還叫他娘一百個放心,都會辦得妥妥的。
他的這個表態就讓老秀才吃驚啦。
上次趙玉清犯法,老秀才帶著大房一家子來找他求情都沒得丁點兒效果,看來還是要三房親自出馬三兒才認賬了。
呵呵,老秀才這是不曉得事情的性質所在,違法犯罪的事情趙玉林肯定不會鬆口,要想做事,他倒是樂意大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