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朝書房疾走兩步又迅速停了下來,無奈的說罷了,罷了,再寫都是無用,公文已經發出來了,晚啦。
這時,院子外面有衛兵大喊:知府大人,有書信來啦,是成都的家書。
侍女立即出去取來書信給她,陳宸飛快的拆開來看,是大姐馬靈兒代家裡的姐妹寫給她的。
信中先將陳宸誇了一番才委婉的講了中樞院討論處罰她的決定,叫她無慮,家裡人都是相信她的,相信玉林哥兒也不會生氣,此事會很快過去的。
陳宸看著卻又大哭起來,覺得這事兒叫趙家蒙塵,是她連累大家了。
侍女馬上安慰她,信上不是說朝廷不會在報紙上公佈,這就好多啦。要說官員收受禮品,哪個做官兒的不收個七七八八的呢,咱們這時運氣不好,遇上該死的貪官騙人送禮,真是冤枉啦。
陳宸的情緒漸漸冷靜下來,擺擺手叫侍女別說了,她要靜一靜。
次日,中樞院副主任、吏部尚書範鍾馬不停蹄的來到了襄陽,還沒進城就感受到陳宸超強的治理能力了。
沿途的州縣城一個個都是乾乾淨淨、整整潔潔,不像其他地方成群的乞丐扎堆。進入襄陽城後感覺更加酸爽,那城門口像松樹一樣站立的守城兵勇就讓人肅然起敬,乾淨整潔的街道,修剪整齊的行道樹,修補平整的道路更是叫他耳目一新,讚歎不已。
府衙衛士跑進來報告:範大人到啦。
陳宸立即出去將老先生迎進府裡。
範鍾曉得處罰陳宸的公文早就發出,也不和她墨跡,美美的將陳宸誇了一通,叫她別放在心上,回頭他會給玉林哥兒說道的。
陳宸反而不好意思了。
分明是她自己做下了錯事,大家卻都來關心她,安慰她,好像她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
她認真的給範鍾檢討自己的過失,表示自己一定會記住這次教訓,今後再也不會犯啦。
範鍾像對待自己的女兒一樣慈愛的看著她,笑眯眯的說這就對咯。咱們新宋國有如此良好的開局很不容易,都要好好的維護著吶。
隔日,陳宸召集府衙所有臣工議事,範鍾在會上宣示了朝廷對陳宸的處罰文告,要襄陽官員向陳宸學習,勇於承認錯誤,敢於擔責,又嚴格要求襄陽官員潔身自好,保持正常的人際交往。
他再將襄陽的巨大變化好好的褒獎一番,鼓勵官員為國效力後告辭離去。
如此,陳宸收受玉豬兒風波落下帷幕。
其實,陳宸犯下錯事,趙玉林早就曉得了。
浙川主薄被陳宸砍頭處決的訊息透過後勤傳到許州前線,順風處就給他密報了陳宸的事情。但他曉得自己的這個女人天資聰慧,雖然喜歡個把小玩意兒,卻不會因為這些犯下貪墨和誤國害民的事,絲毫沒有阻止的任其發展。
結果,都在他的預想之中。他認為中樞院的斥責文書恰到好處,陳宸確實需要約束,警醒了。
然而,他們這邊算是了咯,利州路的陳芸卻有事了。
陳芸看到自己的愛女收受他人財物受到處罰的公文後,認為是自己管教不嚴的原因,竟然氣得一病不起啦。
子不教,父之過嘛。古人的這個意識可比後人強多了。
老頭子唉聲嘆氣的責怪自己當初溺愛陳宸過度,以至於女兒肆無忌憚的犯下錯事,叫趙家蒙塵了。
他在病床上躺了三天,叫人扶去書房給成都中樞院去信,他要辭官不做啦。
書信送到成都又讓曹友聞為難了。
陳芸老進士出身,治理利州很有成效,還是趙玉林的老丈人,如何能隨意叫他摘下烏紗帽?
思慮再三,老曹想到一個人,那就是和陳芸同在敘州做事的名人,草堂書院的副院長張向陽,此人豁達,樂觀向上,一把年紀還娶了個如花似玉的小嬌娘。
讓張向陽寫封信勸說陳芸肯定有效。
老曹馬上去草堂書院找張向陽,要他寫封信開導陳芸,勸其打消顧慮安心做事。
張向陽接到曹國主交代任務,卻不曉得如何勸解。只把自己和小老婆劉海棠的歡樂趣事撿精彩的來寫,再告訴陳芸:陳宸雖然任性,卻是知榮辱,有底線的聰慧女子,玉林哥兒在她身邊呢,肯定無慮。